■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课例展示 石龙三中供图
省内外专家、学者齐聚石龙三中,探讨信息化教学新方向
近日,我市教育系统传来好消息。2018年度广东省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示范培育推广项目名单公布。其中,我市共有7个项目获此殊荣。石龙第三中学,作为我市普通中小学慕课试点单位之一,此次凭借着《基于云平台的智慧课堂融合创新实践研究——两段三步五环云连接翻转课堂》项目成功上榜。上周,一场围绕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的学术交流活动在该校举行。
“同学们再尝试下,这道题该如何作答?”一堂数学展示课拉开了松山湖片区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学术交流活动的序幕。王锡贤是这堂课的主讲老师,也是东莞教育信息化的见证者。
“与以往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信息化教学模式下,课堂呈现出三个特点。”王锡贤总结,学生自主性更强、教师能及时在后台收到反馈、从“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以往,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底下听,具体知识掌握了多少,老师无法逐一确认。如今,通过智能软件后台,老师能监控到学生的做题速度、正确率等信息,帮助学生更快找出重点和难点。而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分享解题技巧,自主学习比重加大,学生参与性更强。
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也是适应中考改革作出的探索。王锡贤说,譬如,物理、化学、英语学科,已从重理论偏向于强实践,人机对话成新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也从只能识别客观题到如今的批改主观题。学生应提前介入,适应信息化教学。
智慧课堂应对教育考试改革
“分年龄段、分科目教学,班级授课比较高效,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因材施教难以落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院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现场开展《智慧课堂与智能化时代下的学校教学考试评价变革》专题讲座。陈玉琨介绍,为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学生的个性,教育者做了很多探索。譬如,选课制、学分制,以及应对新高考的“走班制”。这些举措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信息化时代,配合机器教学,为学生定制课程,真正达到学生按照兴趣发展,充分展现潜力的效果。
陈玉琨从制度、手段与方法、内容三方面分析了智能化时代下,国家教育考试的改革。“考试制度方面,综合素质评价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学生的个体特长、兴趣爱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考试手段与方法的改革方面,已经从纸笔考试走向机考,快速的统计分析为基础教育质量提供了更方便的途径;考试内容方面,以核心素养为依据,从传统的侧重于考学生知识及浅层理解转变为以日常的过程性数据为基础,为高级学校选拔人才提供基础进行考核”。
加大智慧课堂融合创新培植力度
此次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学术交流活动,将推动广东省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示范培育推广项目的开展和实施,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以及东莞各镇街(园区)的教育者参与。活动现场,石龙三中还聘请省基础教育与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与信息化处主任、广东省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的专家林君芬博士为校务委员会顾问。
石龙三中作为东莞市慕课试点学校之一,经过三年探索,学校共开设了10个慕课教学实验班,信息化教学取得初步成功。此次石龙三中《基于云平台的智慧课堂融合创新实践研究》聚焦的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有两方面。该校教务处副主任黄小勇介绍,一方面,借助网络互动教学平台,将学科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核心素养采用翻转课堂循环教学法来探索东莞本土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另一方面,通过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彻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先教后学”,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建立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记者 张理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