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1月25日电 由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主办的“新时代?新青年?新使命——第二届‘公共管理类院校研究生联盟’大会暨‘青年与公共精神’院长论坛”24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区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8所高校的院长及全国30余所高校的近80名青年学者,与北师大学子共话新时代公共管理学科中的青年使命。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在致辞中强调,国家治理能力是影响和制约国家现代化的重要课题,公共管理学科未来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依靠青年的力量。对于公共管理如何建设,他提出要有国际视野,要有现实关怀,要沉淀和呵护公共精神,要有公共交流和社会参与。
在院长论坛上,来自七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们针对现代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与研讨。全国MPA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燕继荣在发言中介绍了公共精神的历史变迁、时代主题和在全球治理中的应用。她提出,公共管理要有公共精神,希望青年们能够积极践行公共精神。
“青年要有践行公共精神的能力,顺应新时代,吸收新思想,掌握新工具,进行新实践,创造新方案。”全国MPA教指委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开峰强调,“既要做思想上的巨人,也要做行动上的巨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郑晓齐指出,公管学科顺应时代,发展迅速,外部环境较好,需要兼容并包,建立具有特色的公管学科。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系主任孟溦认为,公共精神以个体独立人格为前提,以秩序化的公共交往为条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公共精神,引导青年关注世界,关注国家的发展。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孔繁斌在发言中强调,治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是公共管理的基本主题,青年人要拒绝平庸,要理解和践行公共价值并具有公共说理的能力。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钱文荣指出,经济理性与公共精神并不矛盾,两者并不互相否定,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公共理性精神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渗透到个人理性之中。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军强以”青年和公务精神“为题,以个人挂职经历,鼓励青年走出教室和图书馆,进入田野,积极调研与实践。
在讲演比赛初赛环节中,来自各大高校的研究生们围绕“网络安全综合治理”、“大数据时代的政府管理与服务”、“党政决策部门与智库信息分享机制”、“政府决策过程改革”、“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等五个主题发表了各自观点。据悉,10名优胜者将参加今天举行的决赛。
(责编:郝孟佳、吴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