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从生活痛点中找发明灵感

□本报记者刘晓惠

电动车头盔变成头部按摩器、乐扣盒子改装成家庭便携式心电测量仪、塑料水管化身为微型气象站……这些生活中普通的用具在海口市第一中学五位小发明家的手里,华丽转变为摘获国际发明大奖的作品。

11月7日,这支平均年龄15岁的队伍在德国纽伦堡第70届IENA国际青少年发明大赛上,斩获3项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他们就凭着这些看起来不这么“高大上”的发明仪器,创造了该比赛我国省代表队参赛金奖数量的历史最佳纪录。

用发明解决身边小问题

11月15日下午,在老师吴坤雄的带领下,陈歆晔、符羽乐、梁樱支、王理禾、王厚淳5名学生向记者展示了这些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的“武器”。

“爷爷的心脏不好,经常要上医院做心电图测量。去一趟医院既费时又费力,我当时就想着为爷爷发明一个简易的心电测量仪。”王理禾向记者展示家庭便携式心电测量仪的使用,将仪器通电后,把测量头贴在胸口对应位置,测量完成后会在显示器上显示测量数值,如果测量数值低或无红灯会亮,报警器则会打开,数值正常则绿灯亮。这个测量仪在大赛上获得了金奖。

一顶看起来很普通的电动车头盔,符羽乐通过创新的改造赋予了它新的生命——脑电波自主按摩器。“家里的按摩器只能手动调节,而这顶头部按摩器能自动辨别人体机能,大大提升按摩的舒适度。”符羽乐说。

看到环卫工人每天辛苦挑拣垃圾中的金属,梁樱支创造了垃圾分离车模型;为了及时知晓天气以便判断家中是否需要关窗,陈歆晔想出了家庭微型气象站;看到同学们每次从抽屉里拿课本都要花大力气掀开课桌,王厚淳制作了学生桌自动支撑架。

5位同学在生活的“痛点”中找到了发明的灵感点,并执着于用科学和实践解决问题,把想法落地成实物,创造了一个个巧妙的装置,正如他们的老师吴坤雄所说,发明者首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的眼睛。

6件作品制造成本5000元

和其他经过精心打磨、有专门模型生产的参赛作品相比,海口一中的6个展出作品显得相对简陋。“不少学校的发明项目投入都是数以万计,而我们6件作品的制造成本不过5000元。”在比赛现场看到竞争对手的发明作品已经完备得可以直接当做生产品时,吴坤雄的内心并不慌张,“虽然作品做工比较粗糙,但是我们注重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海口市一中所有的参赛作品全部获奖,证实了吴坤雄的想法。

比赛注重考核综合能力

在IENA国际青少年发明大赛的赛场上,不仅看重学生们的发明能力、创新意识,更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核。

“大赛除了在展台上展现我们的发明作品,还要参加8场答辩,十多位评委老师从各种角度提问,有时还需要我们用英语来回答。”陈歆晔说,每个队员在每场答辩上都会轮流担任主辩手。在回答评委们关于家庭微型气象站的提问时,陈歆晔以清晰的逻辑、灵活的反应、流利的口语得到了评委们的点赞,并得到不少加分,助力该项目斩获了金奖。

相关阅读:
充分学习借鉴上海经验 争创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生动范例 2018海南国际 咖啡大会海口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