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到正规车行仔细核查合同 别被“零利息”诱惑 专家教你“买对车”

男子在车行花了13万元购车,车行却说钱没收到。针对市民遇到的购车陷阱,10月22日,时报记者专门采访了东莞市汽车行业协会秘书长张华文和东莞市旧机动车交易中心总经理助理尹永钊,他们介绍了购买新车和二手车时要注意的问题。

要核查购车合同是否合规

张华文介绍,买车最好到品牌特许经营权4S、3S、2S店选购,消费者可以查看其是否有特许经营权证书。

购车时,一定要签定购车合同,这是对消费者权益保障的根本,消费者可以对照《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核查条款是否合法合规;发现不合法规的,可向市商务局、消费者委员会和汽车行业协会投诉。

在查看购车合同时,要注意看是否有霸王条款、是否有捆绑销售、尤其是贷款协议要逐条认真审核。

汽车消费中的捆绑消费主要有:必须购买保险、上牌和装潢包。

因此,消费者在办理车贷业务前,要学会进行多种购车方案的比较,详细了解商家的“优惠”是否是一种捆绑式的销售,这样才不至于花冤枉钱。可以先考虑一两天,综合比较一下,不要被销售洗脑下急单,也不要陷入所谓的优惠中。

对于贷款合同一定要仔细查看,不能轻信贷款公司的一面之词和口头承诺,一定要在合同中体现,购车前要详细查看银行与购车人签订的《借款合同》和经销商与购车人签订的《购车合同》,清楚地了解合同的整体内容,尤其是利息、月供金额、偿还期限等关键信息。发现不公平、不合理的条款要坚持改正。另外,一定要留存合同,防止单方修改合同。有疑问的一定要提出来事先解决协商好,特别是比较笼统的条例要搞清楚。

要当心披着金融外衣的购车方式

张华文告诉记者,在购车时,一些披着金融外衣的购车方式要特别注意。

首先是“零利息”购车问题,一些商家会打出“零利息”的旗号来吸引消费者,从表面上看利息确实免了,但会附加较高的手续费、服务费等项目。而且在办理分期贷款时,部分工作人员不会明确告知这些具体的收费项目。消费者面对“零利息”的宣传要保持清醒,看清楚协议的具体条款,算一算附加费用是不是比利息还高。

分期购买使用的贷款,通常不是商家自己提供,需要向与商家合作的贷款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一些不规范的金融公司乘机混入市场误导消费者。消费者可以通过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或当地金融办,查询提供贷款的金融公司是否取得金融许可证,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避免上当受骗。

其次是“消费全返”购车模式,抓住市民贪心的心理,往往存在很大隐患,很容易上当受骗,因此,消费者不能贪图便宜,对于明显违背常识的现象要自觉抵制。

行家提醒

这两个问题容易起纠纷

1.定金和订金

张华文告诉记者,在购车时,定金和订金的概念是不同的,一些消费者因此容易和4S店起纠纷。

消费者一定要明白订金与定金的区别。定金指合同当事人为保证合同履行,由一方当事人(对购车来说就是购车者)预先向对方(对购车来说就是经销商)交纳一定数额的钱款。《合同法》第115条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即经销商4S店的车若未按时给你,4S店就理应要双倍返还定金)

订金与定金,一字之差,在法律性质上却有天壤之别。订金不是一个规范的概念,在法律上仅作为一种预付款的性质。是当事人的一种支付手段,不具有担保性质。合同履行时只作为抵充货款,不履行只能如数返还。

也就是说,订金交了还可以反悔,定金交了就不能反悔了。

2.交车日期

车辆是期货,一定要写双方都能达成的交付时间并留有余地,这一点和销售人员协商并确认。

张华文提醒,一定要写明确的交车日期,否则很容易引起纠纷。

买二手车需注意三个问题

尹永钊提醒,购买二手车除了价格谈判之外,一般有三方面问题需要注意,一是交易安全,二是过户手续办理,三是车辆性能状况。

1.确认卖方的真实身份,车辆是否来源合法。建议最好到正规的二手车交易市场进行交易,由二手车交易市场协助审查资料有效性、车主真实性,并签订正规的能够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二手车买卖交易合同。

2.买家需要了解过户手续流程,切勿随意将有关证件交予卖方代办车辆过户。如果不了解办理车辆过户流程,建议到正规的二手车交易市场、车管部门、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办理过户手续,不但可以帮助买家审验车辆的合法来源,而且确保真实过户。

3.车辆性能状况方面,买家最好在白天或光线足的情况下看车、试车,这样比较容易看出车辆是否存在问题。买家如果不熟悉鉴别车辆性能状况,最好找熟悉的朋友帮忙看车试车。有些正规的二手车交易市场还提供车辆检测服务,并且可以提供购车“七天包退换”、延保(延长质保期)、检测认证(相应赔付服务)、联网保险机构、4S店查询、车况记录等服务。(记者 刘志斌)

相关阅读:
西安街头惊现小伙骑大马 交警:造成堵塞可处罚 为方便逛夜店 东京一位母亲给两个月的女儿喂毒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