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圈 > 正文

大屏化、高端化,电视产业不敢讲新故事?

推动大屏化拉升均价成为了电视厂商的阳谋。

近日,洛图科技的零售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电视市场平均单价达到3733元,同比增长14.7%。

据了解,电视均价增长的背后,是消费者对大尺寸电视的偏好。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75英寸及以上尺寸段的零售量份额在线上和线下市场分别为30.6%和45.9%,同比提升7.7和9.1个百分点。

中国电视厂商推动硬件升级

近年来,以海信、TCL为代表的中国电视厂商着力于推动电视大屏化升级。其中两家公司从面板制造商采购98吋以及100吋超大尺寸面板的做法引发关注。

为了降低价格战对品牌的影响,中国电视厂商加大对超大尺寸电视面板以及MiniLED面板的投资。其中海信、TCL为了响应欧洲杯、美洲杯的需求,在欧洲、美国推广100吋液晶电视。

与此同时,韩国面板制造商迅速转向OLED电视显示屏,而中国面板制造商则专注于提升超大尺寸LCD电视显示屏的产量。他们的目标是生产98至100吋的面板,并最终生产100至115吋的面板,以更加优化利用其8.5代、8.6代和10.5代TFTLCD产能,并计划使用10.5代生产线来生产超过115吋的面板。

TCL科技在今年的多场投资者调研活动中表示,面板行业的下游需求不仅要观测需求量,更重要的是看需求面积。需求面积由需求量和产品平均尺寸共同驱动,全球需求面积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根据第三方数据,全球电视平均尺寸在2024年一季度达到50.7吋,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4吋。

去年,海信、TCL相继推出115吋的MiniLED电视,传递出电视产业的转型型号。业内人士认为,彩电行业的增长逻辑从总量增长向结构增长转变。大屏电视以及MiniLED电视将逐渐成为电视市场的主流。

中怡康在去年预测,随着推出MiniLED产品的厂商逐渐增多,市场竞争开始加剧,产品结构从主流的55英寸-75英寸快速向85英寸及98英寸产品升级。这在今年得到了验证。

电视大屏化、高端化在市场表现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奥维云网发布的《2023年中国彩电市场总结》提到,2023年,尽管整个彩电大盘表现呈现出一定的下滑态势,但值得注意的是,新技术MiniLED、高刷新率120Hz+以及大尺寸75英寸+等细分市场却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了支撑彩电行业向上发展的关键因素。

电视产业还有新故事吗?

电视产业的内卷化正在MiniLED电视以及百吋电视上演。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的价格战蔓延至98英寸和100吋的电视,其中100吋液晶电视价格低于人民币10000元。

业内人士认为,超大尺寸电视有利可图,但在再出海的主基调下,今年中国品牌的战略目标是通过降低价格来提高出货量,以提升其全球市场份额。

Omdia认为,2024年第四季度,100吋液晶电视有可能以人民币6999元的价格促销,这可能会导致亏损。有消息指出,三星、LG等韩国厂商也有意介入超大尺寸市场。两家企业计划在2025年采用中国面板制造商的百吋电视面板。

不过,中国电视开机率跌破30%的消息也引发担忧。一项有7.8万人参与的网络投票结果显示,近50%的人好久都不开一次电视,还有约20%的人表示家里压根没有电视。

电视大屏化以及高端化难以长久支撑电视产业的增长需求。消费者对电视尺寸的接受度存在上限,超过一定尺寸的电视机存在较大的入室难度。中国目前的人均居住面积无法承受更大的电视尺寸。

业内人士认为,电视并没有真正实现互联网化和智能化。乐视倒下之后,电视互联网化的发展路径就已经走向终结,电视回退到了专注于硬件的传统道路。电视通过互联网收入实现盈利的模式,在监管入场之后便逐渐失灵。与此同时Aiot也逐渐退出公众视野,企业将重心放在硬件升级以及全球化上。

自诞生以来,电视的每一次大步迈进,都是在视觉和听觉上做文章,如今硬件技术已经接近了创新天花板,难以进行大的变革。甚至对消费者来讲,彩电产品的“产能、技术、性能体验和品牌数量”已经过剩。

在信息还不发达的年代,电视机作为人们看世界的一个窗口,带来过非常深远的影响,看电视是当时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一部接一部的电视剧作成为人们心中的经典。如今,内容的局限性却让年轻人很难找到一定要看电视机的原因。

电视产业是否还有勇气继续进行“电视+”的探索,是最大的不确定性。乐视商业帝国的崩塌似乎宣告了电视+互联网模式的失败,然而乐视为电视产业留下的究竟是价格战的遗毒,抑或是还有可以挖掘其商业模式的空间,仍然值得深究。

相关阅读:
小米 Redmi 蓝牙音箱橙色款开售:IP67 防尘防水、续航 5 小时,首发 99 元 跟年轻人互换血浆、爆改DNA后!美国富豪为长生冷冻自己和财富 以备复活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