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各种商家营销套路侵害权益?买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诉无门?黑猫投诉平台全天候帮您解决消费难题【消费遇纠纷,就上黑猫投诉】
又到每年“双11”为优惠算“秃头”的时候,预售是不是更划算,优惠能不能叠加,满减怎么搭配最省……近年来,平台商家纷纷打出“保价”牌,为提前下定和购物的消费者提供安全感,但有顾客发现,在后续商品降价时去申请保价,相关限制条件让价格难以被“保”。
逃避“保价”手段多
10月底,消费者刘女士在某电商平台美的官方旗舰店购买了一台微波炉,不到一周,该微波炉价格就下降了30元,刘女士联系店家要求“保价”。但客服回复称,从商家原定价格来看,产品没有降价,降价系使用优惠券所致,不予“保价”。
刘女士却认为,平台优惠券是无差别发放的通用优惠券,非限定数量或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能使用的消费券、支付券。在刘女士的据理力争下,客服最终同意为刘女士补差价。
新快报记者注意到,今年“双11”在“保价”上踩坑的人不少。截至11月7日,黑猫投诉【投诉入口】平台上有关“保价”“价保”“价格保护”的投诉共计超15万条,从投诉内容来看,电商平台和店家逃避“保价”责任的手法大多是甩锅优惠政策。有消费者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一台小米电视机,在30天保价期内,该产品降价300元。消费者后续寻求“保价”时,平台店家以“百亿补贴”不在保价范围内而拒绝“保价”。
另有多位消费者投诉称,购买iPhone产品后产品降价,但客服要求使用原账号下单同一规格的产品比价才能享受“保价”。但消费者再下单却发现,自己的账号被限制无法再用原账号下单同一规格产品,用其它账号就不受限制。
更典型的是,有消费者购买了一款三星手机后发现产品降价,到商家申请“保价”未能成功,原因竟是店家将原商品链接下架,重新发布了一个产品链接降低价格销售,平台以产品下架不符合“保价”条件而拒绝保价。
消委会建议保存相关证据
新快报记者注意到,目前绝大多数电商平台都将价格保护政策作为卖点,但平台的相关细则无疑在给“保价”提高门槛。首先,“保价”规则存在各类限制,如特殊商品类别(黄金、生鲜等)、商品下架、百亿补贴活动等都不支持“保价”;其次,细则藏得深,即使店家和平台把“保价”打在商品主页,但相关细规却十分隐蔽,多个平台的“保价”细规需要转到个人中心的客户服务内部才能看到。此外,还有一些平台,规则支持“保价”,但商家和平台客服却推托不执行。
深圳市消委会曾指出,部分商家宣传其商品“保价”,即“双11”前购买的价格如果比“双11”当天高可为消费者退差价,但实际上退不退、退多少、怎么退,都是商家自己说了算。建议消费者对于商家的“保价”承诺要详细了解退差价规则,同时保存好相关证据,无法确认金额或强制要求消费者好评才能退差价的,建议退货退款重新下单。
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宇昊律师对新快报记者表示,建议消费者寻求“保价”前,准确了解保价条件和差价原因,不符合规定而寻求价保可能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但如果平台利用其优势地位,做有利于自身的解释和方案,欺诈消费者,就可以追究平台相关责任。
■新快报记者张晓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