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汽协公布最新新能源车市场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分别同比增长87.6%、81.7%至76.2万辆和71.4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28.5%,整体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市场火爆的背后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一边是以特斯拉、比亚迪为代表的“两超”格局基本显现,并不断以降价、推出新品牌的方式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另一边则是尚未解决盈利难题的造车新势力们,不得不与巨头展开激烈的价格战。然而在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的情况下,价格战使本就陷入亏损的造车新势力盈利压力更大,如何实现扭转亏损局面仍是摆在其面前的一道难题
行业分化造车新势力销量不及预期
据《财经》新媒体不完全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蔚来、小鹏、理想分别实现交付辆约8.24、9.86及8.69万辆,第二梯队零跑、哪吒交付辆则为8.76及11.12万辆。
进入本应起量的“金九银十”销售旺季,除了比亚迪和特斯拉,新势力们的表现依旧平平,哪吒甚至出现环比腰斩的情况。而今年年初,市场普遍认为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有望在2022年实现销量翻倍,达到约20万台的销量规模。但在原材料涨价、芯片短缺、供应链停产等问题影响,造车新势力们的销量表现远未达到市场预期。
与造车新势力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特斯拉与比亚迪的交付数量。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共交付新车90.9万辆,同比增加44.8%;同期,比亚迪交付新车数量同比增长161.76%至118.5万辆。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蔚小理”、零跑、哪吒在内的造车新势力前三季度交付量总和或不敌比亚迪一个品牌,新能源行业分化开始显现。
零跑汽车方面接受采访时便表示,今年9、10两月车市没有呈现往年供销两旺的行情,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第一,用户消费更加保守;第二,不管是新能源,还是燃油车,价格竞争都非常激烈。
“头部车企发展到如此规模是在特定成因下形成的结果,造车新势力们或难以发展成为下一个比亚迪或特斯拉。”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分析称,以比亚迪为例,除了较早涉足新能源领域,其在电池、半导体等方面的技术能力需要多年累计,其他车企短期内无法匹敌。
事实上,随着比亚迪、特斯拉上海工厂产能扩增,明年销量有望再破高位。即便各个厂商试图已促销方式拉动销量,却仍难撼动比亚迪及特斯拉在新能源市场中的地位。据平安证券测算,预计2023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将达到280万台左右;特斯拉上海工厂则为100万台。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财经》新媒体,新能源市场的竞争究其根本是规模竞争,规模决定了行业的竞争格局。站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其他车企想赶超比亚迪、特斯拉,形成类似规模的机会已经不大。
价格战一触即发亏损难题待解
就在造车新势力销量不及预期时,比亚迪及特斯拉的新动作让本就“内卷”的新能源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11月16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除了将推出80万-150万高端品牌仰望,比亚迪明年还将上线个性化品牌,进一步扩增产品线。而在特斯拉方面,继model3及model Y降价后,11月14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再次表示,特斯拉相信“制造一款更实惠的汽车将非常有意义”,这被市场解读为特斯拉或进一步“向下”抢夺中低端市场。
面对头部车企的挤压,其他新能源车品牌则采用直接降价、增加权益等主要促销手段抢占市场份额,价格战一触即发。
具体来看,在新势力方面,小鹏综合优惠最高达5.5万元、哪吒部分车型优惠4000至14000元、零跑通过发放大额返现券变相降价6000至12000元;而在传统车企方面,问界部分现车赠送8000元保险、长城汽车旗下欧拉汽车最高优惠5000元、奔驰全新纯电EQE、纯电EQS和全新AMG EQS 53的厂商建议零售价下调5万-23.76万元不等;福特电马Mustang Mach-E全系车型的售价降幅达两万元左右。
然而激烈的价格战背后不能忽视的是,造车新势力的盈利难题一直未解。根据已发布三季报的蔚来和零跑最新数据示,2022年第三季度,蔚来净亏损扩大到41亿元,同比增长392.1%,环比增长49.1%,折算每卖一辆车约亏损11万。零跑三季度经营亏损超2021年全年总和达38.54亿元,折算每卖出一辆车亏损约4.4万元。然而,特斯拉2022年三季度单车毛利率已达到27.9%,甚至高于豪车品牌保时捷16.7%的单车毛利率。
业内人士认为,在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的情况下打价格战,亏损势必将持续扩大,且新势力们单车利润普遍亏损,下探空间有限。随着价格战愈演愈烈,新能源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新势力等车企前景或难言乐观。
平安证券就在研报中指出,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亏损的状态短期内可能不会改变,保持销量增速是在行业竞争加剧的环境下立足的根本,也是尽快实现盈亏平衡的关键。
而崔东树认为决定车企能否盈利的关键在于单车利润,目前提价或成为造车新势力实现盈利的最佳方式。”。
不容忽视的是,由于供应链问题,2022年造车新势力发展普遍不及预期,市场压力将延续至2023年。而2023年新能源市场补贴退坡额度相比以往浮动更大,以30万元以内续航里程超过400公里的纯电车为例,2023年补贴退坡金额达到1.26万元,2020年至2022年分别为0.25、0.45、0.54万元,这或导致明年新能源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在零跑汽车看来,目前的市场压力或将延续到明年一季度,今年四季度仍将有用户不断下订单。后续国补推坡后,市场最大压力将传递至明年第一季度。
“接近100%的市场增速并不正常,政策是促使新能源市场实现高速增长的主要诱因。在补贴的力度减小的政策影响下,今年过后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必将放缓。”张翔认为,优胜劣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方向,末位车企将逐渐出局,行业洗牌加速。
不过,在“双碳”政策影响下,发展新能源产业被视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虽然行业会呈现波动发展状态,但也难掩新能源发展大势。随着各个品牌逐步上线新车型,加之工厂产能不断提升,2023年将成为各大车企新车型的放量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