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关于车辆安全性、事故率的讨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成为互联网上的热点话题。与此同时,新能源车险的关注度也在不断上升,从“专属条款”到“基准费率表”,每一次产品的变动都牵动着新能源车主的神经。
保险行业作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重要参与者,在提供保险服务的过程中已经有了较高的参与度。从长远来看,保险业还可以充分利用保险资金期限长、规模大、来源稳定等独特优势,通过债券、股票、资管产品等方式,支持新能源车全产业链的发展。
不过,目前的新能源车险无论是定价风控模型,还是具体条款设置依然不够成熟。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新能源车险仍需寻找最优解决方案。
首先,“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汽车产业技术再如何发展,都需要守住安全底线。保险产品创新也要与技术产品创新之间做好协同,能够及早发现和识别风险、有效管控和平滑风险,实现产品创新的同时提供更安全的保障是车企和保险机构共同努力的方向。
其次,新能源汽车技术成熟于互联网大潮中,数据的开发与平台开放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但在实际运行中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壁垒依然存在。因此,新能源汽车数据平台与保险业平台之间要做好协同,共同研究打造低成本、一体化的保险新业态。我们也期待保险机构能够使用好新能源车沉淀的数据资源,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边摸索边完善,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
目前,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上线已半年有余,为不少新能源车主提供了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保险保障。但保险公司自身仍面临定价难、赔付率差异性大等问题,导致产品供给仍难以满足新能源车快速增长的保障需要。例如,电池热失控风险作为新能源车所特有的风险,其定价、风控、预警直接影响新能源车保险乃至新能源整个行业的发展。此外,新能源车保险的整体赔付率较高,如何合理定价、有效管控、平滑风险,是保险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需要明确的是,新能源车险定价风控模型是行业新的基础设施,为新能源车的精准定价、精准核保、预警降损等提供支持,推动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保险产品供给。在现有模型基础上迭代,并定制化再保解决方案,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根据新能源车发展规划,203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汽车总销量的50%以上。这意味着目前占比仅4%的新能源车险,未来也将占据车险市场的一半。
在消费者角度看来,保费贵不贵是最直接的感受,事实上保费焦虑的背后是服务焦虑。新能源车险的价格高低只是表象,消费者更关心的是付出的价格能否在理赔时享受到需要的服务。从车险综合改革的成果来看,“降价、增保、提质”的阶段性目标已经实现。对于新能源车险,随着市场占比的提高,保险公司应该吸收车险综改的经验,让新能源车险的服务再上一个台阶。
可以预见的是,保险行业多年来积累的各类风险管理经验可以帮助新能源车行业,实现从前期研发到汽车后市场的风险闭环管理,实现从单纯的风险补偿转向风险减量管理的跨越,为新能源车企和车主解决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