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韩玲编辑/冒诗阳
6月6日,小康股份开盘不久后触及涨停,这是近五个交易日中该公司的第四次涨停;截至当日收盘,小康股份涨幅微跌至8.9%,以68.25元每股的价格收盘。近一年来,在“华为概念”的加持下,小康股份股价累计涨幅超过900%,市值最高突破千亿元。
资本市场获得追捧的背后,由华为主导、小康代工的车型问界M5销量爬坡顺利。几日前,华为刚刚发布这款车上市87天交付量过1.1万辆的消息。热门概念下,小康股份成为在A股获利最为丰富的一家。
然而,问界M5的热销,究竟能带给小康股份多少收入,目前还很难说。《财经天下》周刊调查发现,在渠道端,华为自有门店承担问界M5的销售,小康自建的高端新能源车4S店承担交付及售后,这种分工下,作为4S店利润最重要的部分,即“厂商的销售返利”,将分到华为门店。此外,华为已在计划自建具备交付能力的整车经销商网点。在制造端,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目前问界品牌销量爬坡顺利,体量仍不大,小康股份很难分到太多。
此外,除了其股价大幅上涨,小康股份在与华为深度合作中,小康股份及其孵化高端新能源品牌“赛力斯”的存在感下滑。随着问界M5销量上升,华为在这场合作中不断走向前台,然而看似双赢的合作,让小康股份的处境逐渐尴尬。
提车需等一个月
6月1日,由华为和赛力斯共同打造的高端纯电品牌AITO早早便对外公布了5月的交付成绩。官方表示,旗下首款量产车型问界M5在5月的交付量突破5006辆,上市至今已累计交付超过1.1万辆。
问界M5是继赛力斯SF5后,华为在“造车”上的又一大成果。作为华为“最贵智能终端”,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在今年4月涨价后,全系车型售价区间为25.98万-33.18万元。这款车型已经在去年12月底开启预售,今年3月正式启动交付。
但在问界M5交付初期,其市场销量表现并不可观,数据显示,在今年3月和4月,问界M5的销量还只有3000辆左右的规模。
“这款车也才开启交付三个月,基础保有量不是很高,但现在销量一直在上涨,在同级别车型里,销量已经排到第二了。”北京西城区华为门店的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他表示,现在店里卖得最好的就是后驱标准版(25.98万元)和四驱至臻版(28.88万元),这两款订单量比较大。“而且它是按照订单来排产的,就算现在用户下订单,提车时间也得一个多月以后了。”
一家赛力斯4S店对《财经天下》周刊解释,目前订单等待时间较长一方面是因为订单量比较大,另一方面,厂家收到订单后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定制颜色和内饰。她表示,目前现在各地的门店里基本都没有太多现车库存,问界M5提车最早也得一个月时间。
“问界M5四五月销量高,有提价刺激的作用,关键看6月销量是否还能保持增长。”易车汽车分析师周丽君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
今年4月底,华为宣布因成本原因,问界M5多款车型的价格将在5月5日涨价1万元,这刺激了一些观望中的消费者提前下单,在看周丽君来,这推高了5月销量。
今年1月份,余承东为AITO定下的2022全年销量目标是30万辆。3个月后,余承东改口30万目标难以实现,“在芯片短缺的情况下,根本做不到30万辆,第一年能完成10万-20万辆已经是奇迹了。”
目前来看,即便是10万-20万辆的目标对M5依然是不小的挑战。截至5月份,M5积累销量仅为1.1万辆,要达到10万辆的目标意味着接下来几个月里,月销量至少要达到1.2万辆左右。M5的对标车型理想ONE今年5月的交付量也才1.15万辆,作为一个全新的纯电品牌,问界面临的挑战不言而喻。
华为拿走“销售返点”
与此同时,《财经天下》周刊在致电多家问界M5销售门店后发现,诸如“华为主导智造”、“5月销量超5000辆”等销售话术,几乎是他们对问界M5核心卖点的总结。然而,与频频被提及的华为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作为共同参与制造问界M5中的另一合作伙伴赛力斯,却“消失”在了这些门店人员的口中。
“厂商(赛力斯)主要负责车辆维修和保养,也就是用户中心这部分。虽然是厂家直营,但会有华为的工程师参与,提供软件和硬件技术的支持。”上述负责人介绍称,华为门店主要负责试驾和产品宣传介绍,后续用户下单提车需要去用户中心(赛力斯门店)办理手续。
如此看来,华为和赛力斯的合作更像是华为负责台前,而赛力斯则“隐身”幕后。
然而,这种合作关系却让赛力斯的一些销售颇有微词。“体验店只负责卖车,最后订单还是要转到交付中心,也就是赛力斯厂商负责。而且我们肯定是优先处理自己这边的订单。”一位赛力斯4S店员在接受《财经天下》周刊采访时表示。他提到,用户在体验店里下单后,虽然订单处理都是他们用户中心负责,但最后厂商的返利多半是给了体验店而不是赛力斯厂商销售这边。
在去年12月底问界M5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花了一个多小时高调介绍M5。而余承东话里话外表达的核心信息则是,华为几乎是全程参与负责了问界M5的研发生产等关键过程。
”华为每一个汽车核心部件都做了,只做部件,不造车,华为会帮助车企造好车。不仅要造好车,还要卖好车。”
不同于华为在M5发布会上的张扬,拥有AITO品牌的赛力斯,在现场属于则是一副默不作声的状态。
问界M5是华为第一款真正深度参与的车型,除了鸿蒙车机系统和HUAWEI DriveOne三电系统,华为甚至将触角延伸到了外观、内饰设计、音响等领域。正因为如此,外界才戏称小康股份的赛力斯是华为的“代工厂”。
此前华为和赛力斯合作的SF5,目前已撤出华为门店,其线下体验店也全部更换为问界M5相关产品的宣传。余承东透露,今年6月底将推出一款全新的大型SUV,外界猜测极有可能是问界M7,之后9月份还将发布M4的纯电版。如此密集的产品投放把华为更深一步的推向了造车和卖车的前台,但将“灵魂”交给华为的赛力斯却无奈逐渐退隐至幕后。
赛力斯“隐身”幕后
事实上,小康股份和华为合作的初衷就是想借助华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快速在高端新能源汽车领域树立起品牌力。不过现如今,赛力斯及其背后的母公司小康股份恐怕很难借到华为的“东风”。
前不久,问界M5车主抠掉“金康赛力斯”尾标并贴上“华为”相关标识,一度在网络引起热议,甚至在相关电商平台还出现了问界M5的华为替换车标,如“HUAWEI”“HarmonyOS”“华为汽车”等。
“很多顾客咨询这款车时,都会先问是不是华为主导负责的,大多消费者并不了解赛力斯。”一位北京华为门店的负责人表示。某种程度上绝大部分问界M5的车主以及潜在消费者,都是奔着华为品牌来的。在赛力斯SF5之前,赛力斯品牌在市场的知名度较低,直到问界M5推向市场,也并未改善这一境况,反而让赛力斯和小康股份的处境更加尴尬。
6月6日,小康股份开盘再次涨停。顶着“华为概念”,小康股份在过去一年里,涨停超过10次,股价一年时间里涨幅一度达947%,市值最高突破千亿。在近一个月股价累计最大涨幅已接近八成。
但股价的上涨却没有给小康股份业绩带来太多的改变。财报显示,2020年和2021年小康股份已经出现连续两年净亏损,分别亏损17.29亿元和18.24亿元,亏损额度有所扩大。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再度亏损8.39亿。对此,公司表示,主要系报告内赛力斯产品研发投入、营销费用等成本增加所致。
在此前公司股东大会上,小康股份董事长张正萍表示,新能源车业务已成为公司核心增长点,小康股份旗下全资子公司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更名为赛力斯汽车,凸显了公司新能源转型的决心。今年仍将加大研发投入,同时通过更全面、更深入的智选合作模式,从技术、产品到营销对赛力斯进行全价值链助力。
不难看出,小康股份想通过改名来强化用户对赛力斯品牌的认知,与此同时,公司也把更多资本技术押注在与华为合作的品牌上。
根据官方公布的销量数据,5月小康股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05万辆,其中赛力斯销量为5440辆。今年累计销量1.4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244.29%。赛力斯销量成为小康股份新能源车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尤其是“AITO问界”品牌。5月问界M5交付量超过5000辆,说明赛力斯自身销量只有不到400辆,今年前五月,赛力斯品牌销量只有不到3000辆,状态依然低迷。
如今,小康股份与华为深度合作已有一年之久,但双方合作的首款车型,即小康参与度更高的赛力斯SF5处境尴尬,小康股份能否凭借问界M5在新能源车领域打赢“翻身仗”,目前还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