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娜
终端产业链上的“砍单”消息以及消费层的疲软令一季度的中国手机市场大盘充满阴霾。调研机构IDC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7500万部,同比下降13.7%,远低于预期。
此前,IDC预测今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在3.1亿部左右,但截至4月初,各地不间断的疫情导致市场库存明显提升,物流、上游配件和整机生产的不确定因素也较为突出,叠加原油等原材料成本,IDC下调2022年全年终端市场预测。
“手机彻底进入了存量市场。”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胡柏山在一场采访中对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记者表示,目前换机周期从最早的16个月延长至最近的36个月,未来两到三年内,消费层面的表现仍将较为疲软。
从全价位段看,高端市场成为唯一的增长空间。Counterpoint Research显示,去年全球高端市场销售额增速达到24%,远超整体智能手机7%的增速,从厂商分布来看,苹果仍然攫取了高端市场中绝大部分利润。
安卓厂商方面,vivo去年在高端销售额增长了一倍以上,达到103%,由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发售的X系列驱动,但胡柏山认为,探索高端市场仍需要保持长跑心态。
“我们的思路是希望通过发掘用户真正感兴趣的点,打造他们真正想用的点,再持续做突破创新把用户吸引过来,这是我们高端方面的逻辑。”胡柏山认为,研发创新需要“站在后天看明天”,从产品规划、技术规划和技术预研来形成研发的“铁三角”。
“过去,我们的资源通常压到当期产品,比如说一年的产品研发上,但在近三年,我们开始把资源前置,拉长至一到三年。”胡柏山对记者表示,每个阶段不同的资源分布,可以确保每一个关键节点上不会丢失前瞻性。
以影像赛道为例,这一赛道一直是中国手机厂商的“优势”领域,过去几年随着自媒体、短视频行业的爆发,摄影等功能更是成了手机用户最为看重的手机配置之一,从而倒逼手机厂商在软硬件底层上加快步入“深水区”。
从华为在手机上引入计算光学到vivo的影像算法矩阵,从小米的亿级像素到OPPO的独立图像处理技术,这里面涉及的自研芯片、镜头、传感器、平台的ISP、算法以及调试方向认知成为国产厂商过去几年主要攻克的方向。
胡柏山对记者表示,手机的拍照效果好,性能强,就需要有很多的算法叠加,消耗的是CPU、GPU的资源,从而产生功耗让手机发烫,所以在定义产品时,芯片的能力成为了实现影像效果的基础之一。
但仅仅拥有芯片的能力并不够,从头部厂商的运作模式来看,抢夺影像供应链中的优质资源也成为竞逐的一部分。例如去年年底,OPPO首发了索尼IMX709,而另一款索尼IMX866 RGBW大底传感器则被vivo拿下。除了国产手机外,包括iPhone在内的旗舰机也都离不开索尼的传感器,这也让索尼轻松拿下了全球40%的CIS市场份额。
Counterpoint手机半导体资深分析师齐英楠对记者表示,在高端市场,影像更是各大品牌提升产品差异化的主战场,围绕相机功能升级已经从如何拍摄出清晰的影像,发展为面向不同使用场景、光线环境提供专业级的摄影、摄像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硬件规格、性能的升级,也有对硬件和算法融合的不断探索。
对于国内厂商如何“冲击”高端市场,齐英楠认为可以在三个维度发力,分别是折叠屏技术、自研芯片和算法以及以智能手机为中心的全场景方案。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高端市场突破越到后面机会窗口越小,高端市场就这么大,如果今天厂商不走(创新)这条路,别人走了,再往后就更难追赶了。”齐英楠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