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圈 > 正文

高投入与技术流:智能硬件红海中的“生意经”

原标题:高投入与技术流:智能硬件红海中的“生意经”

“我们一直在被模仿。”9月1日,在2020年科大讯飞消费类新品发布会上,科大讯飞轮值总裁、消费者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胡郁直言道。

确实如此,近几年来,无论是成熟型或成长型的智能硬件市场,竞争愈发刀刀见血。曾经科大讯飞一家独大主打的翻译机、录音笔等领域,随着以搜狗、小米为代表厂商的杀入,坐拥技术能力的科大讯飞正面临贴身肉搏。

不过,“老前辈”显然对当下这片市场充满决心。在这场科大讯飞今年以来最大的发布会现场,它一口气发布了讯飞智能录音笔SR901、SR702、SR101,以及讯飞首款智能TWS耳机iFLYBUDS共计四款新品。

“做智能硬件应该是从技术、产品、商业模式三个方向去思考和探索的结果,而我们所得出的结论就是目前所展示出来的诸多产品,”在谈及科大讯飞发力智能硬件的思路时,胡郁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然,进入这个市场需要做好长周期投入的准备,科大讯飞同样敢于投入。”

技术流新品

科大讯飞的新品发布会上,最明显的关键词是“技术”。

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发布会期间,无论是胡郁回溯科大讯飞消费业务的成长,对外更新科大讯飞的技术积累及现状,或是科大讯飞副总裁李传刚介绍本次新品时,密集的技术数据、评测视频等扑面而至,让人感到科大讯飞浓浓的“理科生”风格。

“科大讯飞的特点是技术领先,一直致力于做源头创新。”在发布会现场,胡郁强调。他介绍,目前科大讯飞在技术的投入占总收入的两至三成,2018年至2020年科大讯飞共夺得28项国际人工智能大赛冠军。

具体到本次发布的产品上,也是相当的技术流风格。据介绍,讯飞智能录音笔SR101、SR702和SR901的定位分别是入门级、旗舰级及高端机型三个领域,且均沿袭了讯飞智能录音笔的四大标准——识别准、录得远、录得清、语种全。

李传刚介绍,讯飞智能录音笔新品识别准确率达98%,最远拾音距离均可达15米,中英文混读识别功能也可在转写时自动识别夹杂着中英文的语音内容。同时,SR702和SR901还搭载了行业首发的离线转写、OCR图文识别、视频字幕等新功能,离线转写准确率高达95%。

此外,与讯飞智能录音笔三款新品同时发布的还有讯飞首款TWS智能耳机iFLYBUDS,其核心功能之一为通话实时转写,通话开始时可一键录音,通话过程转成文字,转写准确率在98%以上。而在通话结束后可以形成智能摘要,自动提炼重点内容,还支持对通话内容进行快速查找、多终端分享和编辑。

“科大讯飞在做智能耳机的背后是有我们自己的技术基因的,不仅在于我们看到智能耳机是一个增量性市场,同时我们有自己的基因即录音、转写、翻译,”李传刚告诉记者,“在录音、转写、翻译的‘底座’基础上,硬件的形态可以是多样化的,未来我们也会持续探索不同形态。”

胡郁则进一步指出,人工智能技术要真正令智能语音交互形成主流,还需要5至10年的时间,但短期来看人工智能在C端仍有记录、翻译等的应用场景。“智能硬件曾经经历过泡沫时期,但最终需要回归到刚需和痛点的问题上来。”

竞逐市场

智能硬件确实是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领域,这也无怪乎小米、搜狗、百度等各色科技企业纷纷涉足其中。

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随着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支出的提高、消费主力人群的变化,用户对智能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2020年中国智能硬件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0767.0亿元,即将踏入万亿市场。

不过,在海量的智能硬件中,既有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成熟型产品,也有以翻译笔、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成长型产品。科大讯飞瞄准的市场,正是智能硬件领域内的成长型市场。

在这个领域中,虽然并没有如智能手机那般血雨腥风的价格战,但随着入局者逐渐增加,竞争也开始激烈起来。近两年来,小米翻译机、搜狗录音笔持续推出,拥有人工智能能力的科技厂商,并不准备放过任何一丝“肉味”。

而竞争的到来也迫使科大讯飞在重新调整策略。根据科大讯飞最新公布的2020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智能硬件业务营收5.01亿元,同比仅增长1.58%,毛利率为49.58%,同比下滑1.37%。相较之下,2017年科大讯飞智能硬件的毛利率高达54.08%。

“巨头加码是迟早的事。”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包括百度、华为、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在语音识别技术领域均有积累,随着录音笔市场日益扩大,这些巨头是当前局内人抢占市场的潜在对手。”

与巨头相争败下阵来,科大讯飞并非没有先例,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智能音箱。事实上,科大讯飞早在2014年8月便发布了首款智能音箱产品,彼时售价699元的iFlybox主打语音操控,成为国内智能音箱的先驱。然而时针转至四年后,当上市499元的天猫精灵双11仅售99元,小米音箱mini仅售169元,巨头入局大打补贴战之际,科大讯飞的音箱产品几乎已经没有踪迹。

在胡郁看来,智能硬件市场上“试错”并非坏事。他透露,早在几年前科大讯飞曾与中国移动咪咕集团共同开发了全语音AI耳机莫比斯,最终的结果并不理想,“当初在做那款耳机时我们踩了不少坑,但对于今天这款耳机而言,这些积累的经验都是宝贵的财富。”

同时,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智能硬件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的市场,科大讯飞也将持续坚定地予以投入。

不过一个矛盾点在于,有时“败下阵来”尚可东山再起,但更多时候则是机会的错失。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当前科大讯飞智能硬件最大的挑战依然在于市场过于细分,无论是翻译机或录音笔,出货量级仅为几十万台的规模。相较之下,曾经被科大讯飞阶段性放弃的智能音箱,2019年国内市场的出货量已达到了4589万台。

“科大讯飞仍在寻找更新更大的可能性,但机会窗口已经不多了。”前述业内人士指出。

(作者:杨清清编辑:张伟贤)

相关阅读:
阿里巴巴拟66亿元增持股份 港股圆通速递国际涨超50% 中国首艘油电混合动力游轮投入运营 搭载宁德时代动力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