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圈 > 正文

研发检测试剂运抵中国 探寻北爱尔兰的生物芯片

研发检测试剂运抵中国探寻北爱尔兰的生物芯片

钱童心

[菲茨杰拉德表示,朗道的科研经费投入超过2.2亿英镑,并将超过16%的营业额再投资用于研发。]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尽早开发更多符合标准的诊断检测试剂,对于疾病防控至关重要。近日,越来越多全球领先的医疗诊断企业,将他们针对新冠检测的最新研发成果带到中国。

英国最大的医疗健康诊断企业朗道(Randox)在其位于北爱尔兰安特里姆郡的实验室开发出一项检测技术,可有效识别新型冠状病毒,并从不同呼吸道感染病毒中区分该病毒。

针对9种病毒的综合性检测

朗道方面日前向第一财经记者证实,这种检测试剂的216份样本目前已经运抵中国,正在海关清关,并将于近日运往武汉和广州的医院进行测试,等到中国监管机构正式审批通过后,才能进入临床诊断使用。

朗道创始人彼得·菲茨杰拉德(Peter FitzGerald)博士表示:“朗道实验室新开发的技术是一种可针对多重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综合性检测,可同时测试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MERS、甲乙型流感等其他9种呼吸道疾病,从而实现潜在致命感染和非致命感染的快速区分,便于临床医生对患者病况进行优先级别排序及针对性治疗。”

朗道的这种技术,是基于其自主专利产权的生物芯片阵列技术(biochip array technology),这种技术可用于一系列患者样本:全血、血清、唾液、尿液和组织活检。第一财经记者曾在朗道位于安特里姆郡的实验室参观时,见过搭载这种生物芯片技术的诊断设备,它能够帮助临床医生迅速做出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时治疗病人。

据介绍,这种技术可以在短短8小时内处理324个患者样品,同时产生3240个报告结果。首批运往中国的检测试剂,将率先在位于武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医疗机构投入测试。

朗道方面称,目前全球对于这种基于生物芯片技术的检测试剂需求激增,公司为此已经准备好额外的生产制造能力,为应对特殊情况,将启动位于爱尔兰多尼哥郡的制造工厂,从而达到年产6000万芯片的产能。

另一方面,为了满足大量来自企业方面的需求,朗道还研发了一种自行取样的试剂,完成取样后将由朗道统一送回实验室进行检测。“这部分的需求也在增加,企业非常感兴趣。”朗道方面表示。

与德国、美国技术竞争

朗道公司由生物化学家彼得·菲茨杰拉德博士于1982年创立。作为英国最大的诊断公司,目前朗道超过95%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在全球拥有四个主要研发制造中心。

菲茨杰拉德博士去年10月在朗道总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要进行长期阶段的临床研究,成立公司很重要,这样才能长远地思考问题。我和父亲建造了实验室,开发了朗道的第一款诊断产品。”菲茨杰拉德博士最早的实验室是在父母家的后院。他向第一财经记者描述道,“当时后院养着母鸡和马,我们不得不把这些动物移走。”

上世纪80年代,全球诊断领域仍然主要由德国和美国公司占据。菲茨杰拉德博士希望用自己的诊断产品和德国、美国的生产商竞争。随后他辞去了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全职研究员工作,全身心地投入企业经营,公司规模逐渐扩大。

菲茨杰拉德博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公司成立之初的十年,公司只要获得了利润,他就把资金重新投入研发。到1992年,公司初具规模,于是他开始研发可同时进行多项诊断的方法。目前朗道的诊断技术用于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常见疾病。

“我们找到的唯一方法是将很多诊断测试放在一个芯片上,制造生物芯片。这就是我们希望能改善人类健康的基本技术之一。”菲茨杰拉德博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之所以想到要做芯片,是因为一直担心医生在临床诊断方面的主观性。他认为,临床诊断需要更多的客观评估手段来帮助医生进行决策。

改造英军基地

在朗道安特里姆郡实验室的外围,第一财经记者看到一些不常见的封闭式围栏。菲茨杰拉德博士告诉记者,这里曾经是英军基地,二战期间,这里曾用于生产鱼雷。5年前,英国国防部决定出售这块地,于是他买下了这处军事基地,改造成了医疗研究和制造基地,为此还受到了国防部的奖励。

北爱尔兰是生命与健康科学领域的前沿研发中心,在精准医疗、医疗科技以及临床方面有所专长。北爱尔兰企业重视研发,政府也通过税收减免政策鼓励企业投入更多研发,形成良性循环。

菲茨杰拉德博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朗道的科研经费投入超过2.2亿英镑。“我们将超过16%的营业额再投资用于研发。”他表示,“正是由于政府政策的支持,我们才能比任何其他诊断公司研发更多的新型检测。”

较低的生活成本和出色的人才机制使得北爱尔兰成为很多公司理想的驻扎地。北爱尔兰拥有发达的教育系统和优秀的大学,生活环境具有吸引力,适合年轻人居住,这也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

以朗道为例,虽然公司属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领域,但吸引了大量工程师和软件方面的专业人士加入。“我们有一些非常出色的科学家、工程师或软件工程师。他们与我们公司生物学的基因形成了互补,我们打造了人才的摇篮。”菲茨杰拉德博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相关阅读:
人民日报海外版:智能汽车是产业转型升级新引擎 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实现海量数据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