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IT时报
记者:戚夜云
同一片天空之下,有的人在仰望星空,有的人在惦记你头顶上那一片无主之地。
近日,Wi-Fi万能钥匙的主体单位连尚(全称: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展露了他们的野心。地面上的Wi-Fi业务,已经让他们有所疲倦。未来,他们的目标是8年后,为全球提供免费Wi-Fi,与已有的地面基站方式不同,这项业务将通过卫星实现,在11月27日的发布会上,首枚民营Wi-Fi卫星正式亮相。
通过卫星实现“全球Wi-Fi”的话题,给公众提供了曼妙的想象空间。极大的社会关注度下,用户最为关心与热议的问题却是“是不是抢了运营商的饭碗”。《IT时报》记者深入采访后发现,这不过是在“杞人忧天”。不管是民营卫星企业,还是传统运营商人士,都认为民营卫星通信是传统运营商的补充,双方合作大于竞争。
比起将一颗卫星送上天就能盈利的刻板理解,民营卫星公司面临最大的难点恰恰是上天后的运营与商业模式。卫星上天后空转与卫星企业破产,这些前车之鉴还留有余温。
仰望星空之前,必须脚踏实地,否则任何一步踩空都会产生严重后果。
民营卫星“革不了”运营商的命
世界那么大,很多游客选择出去看看。他们乘坐邮轮,却短暂“失联”于海上;他们来到神秘的沙漠探险,却要忍受没有网络的夜晚;他们在高山攀登,电视剧最常见的镜头,就是主角拿着手机寻找信号……城市内高质量的通信依靠密集的基站建设来保障,一旦来到地广人稀、地理条件复杂的区域,基站覆盖范围相当有限,手机信号也就时有时无。
根据方正证券的报告,减震救灾、护林、渔船等国内诸多领域存在卫星通信需求,比如近30万艘渔船需要配备卫星终端、40多万台终端要用于减震救灾、50多万名护林员也需要人手一台,加上庞大的户外探险用户……200万台终端的市场,目前只培育了不到10万的用户。
业内人士分析,原因不仅仅在于运营商难以覆盖,而是依靠海底光缆以及距离地面36000公里高的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建立起全球通信网,5000-10000元/部卫星通话终端的高昂售价,吓退了主要用户。
这些传统运营商难以触达的领域,存在一定的市场空间。包括连尚在内的民营卫星企业,瞄准的就是运营商难以覆盖的用户。“我们历经2G到3G、4G,马上5G,通信的频谱从2.4G到13.5G,现在的基站随着谱段的提高,覆盖性越来越差,卫星要做一定的补充。”连尚网络轮值总裁王小书在发布会后接受《IT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卫星可以理解为天上的基站,未来的通信模式一定是天地一体化,为用户提供服务。
同样是一家民营商业航天初创公司,九天微星(全称: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EO谢涛也表示,“地面网络解决60% 的场景,剩下的可以通过卫星解决。”不过,当前传统主流的高轨卫星距离地面36000公里,应用成本高、天线体积大,这是飞机客舱Wi-Fi应用几年,仍然体验较差的原因所在。而低轨宽带卫星因低成本、低功耗、小型化,成为民营企业热衷的对象,“接收器成本300-500美元,虽然该技术还没有量产,但是未来可期。”
一位运营商内部人士告诉《IT时报》记者,国家队的鸿雁、虹云等公司也都在做低轨宽带卫星,这对运营商来说,的确是个有益补充,“运营商地面覆盖有限,且主要覆盖都在国内。像中国电信虽然在全球开展宽带业务,但通信覆盖范围却不能遍及全球,低轨宽带卫星能够实现天地一体的方式,为一带一路提供服务,是一件好事。”
另一名不愿具名的运营商内部人士也透露,公司内部也在密切关注低轨卫星的发展动态,甚至也有意发展低轨卫星,从而开辟更广阔的市场。
物联网、通信都是探索方向
不过,虽然都是在低轨卫星上发力,但不同企业侧重点不同。
连尚模式类似于Space X以及OneWeb的全球运营商概念。“虽然前期卫星数量少,也可以做到基本全球覆盖,主要在地面互联网或者物联网波及不到的地方为高端用户服务,这是我们的盈利点。”连尚网络卫星团队首席科学家安洋说道,并不需要等到星座网络计划里的272颗卫星全部上天之后才能发挥效果,前期几十颗卫星形成最小系统就可以投入商业使用,并且通过商业使用获取利润来支持后续建设,此外,卫星搜集数据后的产业应用、分析处理,都是获利方式。
“目前卫星有三大方向应用,通信、遥感、导航”相较于连尚主要以宽带通信方面为主应用,九天微星更看重窄带物联网领域,谢涛对市场的判断是,国外地广人稀可通过通信补充方式盈利,但相较中国人口较为密集的国情,他认为物联网的市场空间更大,“物流是流动的,动物是迁徙的,这里存在刚需。”
“全球有3600万个集装箱,如果接入卫星物联网,每个集装箱就成为一个新终端,不仅可以对货物的轨迹状态进行监控,还可以针对贵货、冷链、多式联运衍生出很多增值服务。”九天微星已与中集产城等机构联合发起卫星物联网产业联盟,谈及卫星赋能时谢涛说道,集装箱体可安装体积较大的接收器,对联网要求并非实时,不需要很多卫星,如此一来可以大幅压低成本,“国外卫星相关服务需要700美元成本以及700美元左右的运营费用,我们同类服务价格降低一个级别,而且单位可以换成人民币。”
今年2月,九天微星的第一颗小卫星“少年星一号”在酒泉基地发射升空,顺利入轨,近日,九天微星还有“瓢虫系列”7颗小卫星也将发射。在商业合作上,九天微星已经与三一重工等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挖掘出十几个行业解决方案,卫星发射成功后,将进行卫星全球数据采集及监控服务。
对于卫星产生的航天经济,国际上曾有过测算,投入产出比大约为1:7—1:14,而根据咨询公司报告显示,2028年微纳卫星产业总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
“发星”竞赛白热化
危机感强烈的企业,都试图在这一场太空竞赛中占领一方资源。在距离地球200-2000公里的低轨道,OneWeb、Space X、谷歌、Facebook、波音等巨头,掀起了一场航天设备竞赛,包括在手机领域节节败退、半导体行业高举大旗的韩国企业三星。根据统计,国外已经发射和提出要发射的低轨宽带星座卫星总数已经超过万颗。
中国的低频星座也迎来黄金发展期。“国家队”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到若干民营的航天企业,都陆续公布了卫星发射计划,根据欧洲咨询公司最新发布报告显示,2018年1至10月,中国已发射微纳卫星31颗,今年尚有10余颗年内待发,预计未来10年,我国将发射微纳卫星1382颗。虽然与国际存在一定差距,根据近期《华尔街日报》报道,他们已经注意到来自中国的新生力量。认为太空已成中国商界的“新边疆”,中国已有约80家太空技术初创企业投入运营,且竞争日渐加剧。
谢涛提出一个很显然的事实是,当前太空资源是共有的,国际归属原则很简单,基本上遵循“先到先得”的理念。中国商业航天大力发展的关键是占领轨道资源和频率资源,争夺太空优势。因此,从国家政府层面而言,也十分重视商业航天的发展。
2016年11月,国防科工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构建宽带卫星网络被作为支撑中国企业“走出去”、为“一带一路” 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带动空间信息装备与服务出口的主要路径。《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设施建设。完善民用遥感卫星数据政策,加强政府采购,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卫星导航地面应用系统建设。”
对于政府资源倾斜,感受最深的是民营企业。九天微星在申请第一颗卫星“少年星”发射时,从申请到获得许可和执照、发射,流程走了一年。“后来有关部门才告诉我,因为此前没有相关经验,为了发商业卫星执照,还做了专项研讨。”谢涛表示,现在,从工信部到航天局,只要材料、手续齐全,都是最快速度通过,“第一颗卫星发射时,申请流程走了一年,可最近7颗星走完流程 只用了半年发射。”
警惕PPT计划“圈钱”
Space X与OneWeb成为国际资本宠儿后,这一股吹来的投资热潮同样吹在中国民营卫星企业身上。“受国际影响很大,尤其是孙正义(国际知名投资人、软件银行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在投资OneWeb之后,到处演讲,他认为未来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世界连接,一个是AI,连接指的就是OneWeb。”谢涛表示:“2015年,九天微星天使轮的时候,融资很艰难,有人说我们疯了。但是A轮之后很多资本主动找上门。”
不过一些业内人士还是提醒,并非所有初创企业项目都是未来可期的。低轨卫星所有初创公司里,OneWeb是明星企业。他们的第一代低轨星座设计方案,包含648颗在轨卫星与234颗备份卫星。为了支撑其运作,OneWeb计划是在2020年融资达到30亿美元,截至目前,软银已经为OneWeb与Intelsat合并后的公司投资了27亿美元。
OneWeb的最大优势在于自己生产、组装流水线,进行大规模的卫星生产,单星研制成本压至60万美元,也就是400万人民币左右。以此为基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某些创业公司的资金严重不足,很可能后续运营出现问题,甚至重蹈铱卫星公司破产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