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谭伦北京报道
一纸停服公告,宣告运营了长达15年、一度拥有5亿注册用户的“飞信”将正式成为历史。
7月25日,中国移动在官网发布公告称,旗下“和飞信”业务将从2022年9月30日开始停止提供服务,届时将无法登录及使用和飞信。至此,这一由中国移动于2007年推出,前身为飞信的即时通信服务,进入卸下历史使命的倒计时。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截至7月28日,中国移动官网已搜索不到任何有关和飞信的产品信息,同时,和飞信的微信公众账号也已清空所有文章,同时关闭了各项服务接口;此外,在国内最大的安卓应用商城之一应用宝上,目前也已找不到和飞信App的下载信息。
对于“和飞信”的具体关停原因,记者从中国移动相关人士方面进行了了解,但未获得回复。而据一位接近中国移动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和飞信业务近年来的活跃客户已极其稀少,加上与中国移动当前力推的5G消息存在业务重叠,因此实际上已是半荒废状态。
“从时间上看,和飞信关停是迟早的事。”Strategy Analytics无线运营商、战略高级分析师杨光向记者表示,对于中国移动而言,和飞信的商业价值已经不大,甚至远落后于同赛道的头部产品,因此已成为集团消费业务的“负资产”。在此背景下,放弃是更为合理的选项。
抢开局:成功的尝试
站在今天回溯“飞信”,长期商业逻辑训练下的舆论,似乎更加热衷窥探这款产品寿终的缘由。但作为一款生命周期持续了近15年的科技产品,其早期的风靡和成功是无可否认的,而这种体验,也更多留存在飞信老用户的记忆之中。
曾在2010年开始接触并使用飞信的李宇告诉记者,当年在中国移动线下营业厅店员的推荐下,他开始了解到这款即时通信服务。由于彼时负责销售工作,李宇需要与大量的客户进行沟通,而普通的短信套餐难以满足其需求,资费也较为昂贵。
“当时的飞信不仅可以发文字,也可以发图片,以及语音。”李宇告诉记者,这种融合型的信息交互体验比普通短信对其更具吸引力,在还不存在微信等OTT产品的当年,李宇迅速成为了飞信的忠实用户。
记者注意到,李宇成为飞信用户的同年,正是飞信用户规模最大的时期。2010年,飞信一度拥有5亿注册用户,高峰期活跃用户也接近1亿,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即时通信服务,这也是2007年时中国移动推出飞信所致力的目标。
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5月,为了实现互联网和移动网间的无缝通信服务,中国移动首次推出“飞信”,这一融合了语音、GPRS、短信等多种通信方式的通信产品,可以在PC与移动端给对方手机发送免费消息,即便对方不在,也能通过短信方式推送到对方手机。
作为国内知名的IT外包服务提供商,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曾接下了北京移动飞信项目的运维支撑。一位曾在神州泰岳工作过的人士向记者回忆称,2007年正是腾讯QQ最为风光的时期,但当时拥有国内最大移动用户群体的中国移动却不比互联网巨头逊色,飞信意图抢占的,也正是QQ的用户市场。
C114通信网主编周桂军向记者表示,2007年恰逢中国刚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移动作为国内最大的通信运营商,有着很强烈的做出一款成功的消费级移动应用的动机,而飞信正是这样一次尝试。
未负重望,飞信推出后也很快获得成功。2009年,即飞信实现5亿注册用户峰值的前一年,易观国际统计数据显示,飞信在移动端即时通信软件中的市场渗透率已经接近20%,仅排在份额60%的龙头QQ之后,成为最有力的竞争者。
“如今来看,飞信其实在初期是一款非常成功的产品,它向资本市场证明,运营商也有能力做好C端产品。”杨光表示。
迎转折:败于自身短板
“不过,这种成功并不长久,因为飞信本质仍是基于普通短信,而不是像微信那样基于互联网打造的产品。”杨光表示,这让飞信在进入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期后难以应对微信的冲击。
2011年,趁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微信横空出世。快速的版本迭代,以及各种更为匹配C端用户使用需求的功能,让微信很快后来居上,甚至超越腾讯的王牌产品QQ,跃居即时通信类应用的头把交椅。
李宇向记者回忆称,自己是在2012年末逐步减少了飞信的使用频次。“微信比飞信更好用,也没有必须是中国移动用户的限制。”李宇表示,彼时周围的很多朋友已经开始使用微信作为日常沟通的工具。由于用户黏性持续下降,飞信、QQ等相似交互类的产品被逐渐束之高阁。
产业观察家丁少将向记者表示,移动互联网时代,速度非常重要,微信能针对消费级用户快速做出体验性的版本升级,这一点使得其在与飞信的竞争中更具优势。
同时,丁少将认为,不对电信、联通用户开放的限制,使得飞信注定无法在C端市场走得长远。“具备互联网开放思维的产品,在消费级应用的市场会更有生命力。”丁少将表示,这一点正是飞信的短板。
此外,杨光认为,相比于用政企产品思维做飞信的中国移动,腾讯在QQ上的成功,为其在C端用户的开拓上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这也让飞信在随后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短短几年,微信以绝对的优势占领了即时通信类市场,而飞信则错过了移动互联网抢占用户的黄金期,转而进入下行通道。2016年,由于下滑严重,飞信被中国移动更名为“和飞信”继续运营,其功能也从即时通信工具转向企业服务平台。
饶是如此,转型后的和飞信依旧表现平平。从资费上来讲,和飞信允许移动用户之间进行免费交流,异网用户之间也可以通过首次下载赠送的300分钟和其后每月赠送的100分钟进行免费视频通话。但问题在于,在“提速降费”成果颇丰的4G时代,这种“开放”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而更具挑战的是,随着消费市场的饱和,进军企业服务市场的互联网公司快速增多,产品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和飞信最终难掩颓势。
再出发:转战新战场
飞信的由盛转衰,虽然显露出中国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的产品思维不足,但却并未消磨掉中国移动继续探索即时通信类产品的雄心。转战5G消息,成为国内三大运营商达成的新方向共识。
记者注意到,2021年11月,中国联通宣布启动5G消息试商用,同年底,中国移动宣布完成5G消息专网试点;今年1月,中国电信则正式宣布了5G商用。截至今年3月,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公布,支持各运营商5G消息的手机终端达到134款。
“从飞信过渡到5G消息,中国移动在即时通讯类产品上的逻辑其实是一脉相承、没有中断的,那就是做融合通信类的产品。”杨光表示,但与飞信不同的是,5G消息的重心在于企业市场,而后者是运营商的传统优势领域。
不过,随着华为、腾讯、阿里同样高调进军B端市场,丁少将表示,运营商在5G消息的前景并不乐观。“运营商限于机制体制的约束,做的产品仍比较‘重’,这种‘重’体现在决策慢、更新慢、响应市场需求更慢,因此很难像互联网厂商一样。”丁少将指出,应谨慎看待运营商5G消息的前景。
周桂军则认为,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思维看待运营商,增长压力下,运营商也在不断求变。以咪咕为例,早前的产品形态和体验也被市场认为缺少竞争力。但在多年市场锤炼下,不管是从产品团队的经验还是产品基调上看,中国移动旗下的咪咕已经非常C端化,并且收获了不错的市场口碑。
同时,据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针对飞信的失败,中国移动集团内部已经开始进行内审总结经验,其中,过于看重即时的收益,而无法像互联网厂商一样在商业前期更为灵活地不计投入,便成为报告的公开共识之一。该人士向记者表示,这证明运营商也并非铁板一块,不知变通。
电信分析师付亮则认为,进军To B市场,三大电信运营商仍将面临挑战。想要提高成功的可能性,果断决策、灵活出击、快速迭代将至关重要,电信运营商也必须调整管理模式,以适应市场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新发布的6月份经营数据中,中国移动的移动业务客户总数为9.70亿户,6月份净增325.2万户,5G套餐客户数达5.11亿户。在此用户基数的优势下,5G消息的拓展也会具备更多便利。“无论如何,运营商都需要新的开始。”杨光表示,飞信已经成为历史,而5G消息才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