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IT青年成涉诈App制刀者”现象引发两会关注

本报北京3月1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刘世昕朱娟娟雷宇)“传统电信诈骗不断向手机App上转移,背后负责程序开发的IT青年沦为‘制刀者’和诈骗犯罪帮凶,亟待源头治理。”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提出《关于加大对利用App诈骗犯罪治理力度的建议》,今天下午收到最高法、最高检受理回复。

今年全国两会上,“IT青年成涉诈App制刀者”现象引起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他们呼吁加快颁布实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为打击治理工作提供有力法律武器。“十分中肯,非常重要”,最高检今天对周洪宇代表回复,将认真研究,持续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惩态势。

随着数字社会、信息社会到来,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民众对移动网络依赖度很大,利用App诈骗的犯罪近两年愈演愈烈。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此类犯罪已超过电信诈骗的60%。最高检两会前发布数据,2021年涉及电信犯罪相关起诉近13万人,同比上升超8倍。

周洪宇调研发现,频发的新型电诈现象背后,是大批年轻IT人员参与研发、制作涉诈App,沦为新型电诈案背后的“制刀者”。

令他尤为痛心的是,这些“制刀者”大多拥有本科以上学历,不乏名校硕博学历的高材生,以科技公司甚至青年创业团队为名,危害千家万户的财产安全。有的案发时已制作并出售800余款涉诈App,有的诈骗App涉案金额十余亿元,受害者一旦“中招”,损失多在数十万元至数百万元之间。

这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分析,一些IT青年沦为电诈“制刀者”,与法治意识淡薄、急于“挣快钱”等心理有关。譬如被警方抓捕的武汉光谷晟昌公司技术总监余某,是个90后青年,此前月工资1万元,参与开发涉诈App后,每月进账4万元以上。余某坦言:“知道可能违法,但在别的地方也拿不到这么多钱。”

“遏制涉App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升IT青年法治意识,刻不容缓。”作为履职20年的“老人大代表”,周洪宇建议,公安部应会同网信、教育等部门加大对利用App诈骗犯罪的综合整治力度,加强源头治理,针对IT类专业的青年学生“精准滴灌”,开展法制教育、思政教育进课堂活动,变“制刀者”为反诈“战斗员”。同时设立App市场准入制度,强化监管机制,对涉案专业技术人员实行黑名单制度。

相关阅读:
  • 【8点见】云南元谋县回应城管抱摔殴打商户

    【8点见】云南元谋县回应城管抱摔殴打商户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每天8点,央视网为您梳理24小时内发生在咱们身边的大小事儿。·嫦娥六号返回器开舱活动在京举行,将开展样... 2024-06-27
  • 今日辟谣(2024年6月21日)

    今日辟谣(2024年6月21日)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年6月21日辟谣:编造“广西桂林市平乐县新田水库塌方”谣言者被行拘真相:近期,广西桂林遭遇罕见... 2024-06-21
  • 当“羊毛党”盯上“618”

    当“羊毛党”盯上“618”

    “3 8一条链接,上车稳赚100。”在“羊毛党”群内,不停有人售卖类似信息,这意味花费3 8元,就可以获得100元的收益。“羊毛党”... 2024-06-19
  • 推动筑牢医保基金安全防线

    记者近日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获悉,聚焦日前开展的2024年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该纪检监察组综合运用实地调研、访谈交流、共同研商 2024-06-18
  • 打击缅北电诈又一新成果!150名犯罪嫌疑人被移交我方

    打击缅北电诈又一新成果!150名犯罪嫌疑人被移交我方

    为持续深入推进打击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行动,进一步清剿犯罪窝点、缉捕涉诈人员,近日,公安部强化与缅甸相关执法部门的... 2024-06-18
  • 督促增强专项整治针对性推动筑牢医保基金安全防线

    来源:风正巴渝记者近日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获悉,聚焦日前开展的2024年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该纪检监察组综合运用实地调研、访谈 2024-06-18
媒体:消除就业歧视 降低维权门槛 科技日报:慢念“紧箍咒”且待元宇宙自由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