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从“躺平”到“反职场骚扰”,2021年职场六大热词

从“躺平”到“反职场骚扰”,2021年职场六大热词

记者/陈晓珍

2021年已步入尾声,过去的一年无论是雇员还是雇主都有着各自的变化。相比于雇主不定时发布报告阐述每个阶段的发展,并试图通过数据反映雇员在某一个阶段的变化,真正在职场打拼的雇员更倾向于把真实心声藏匿于互联网,那些发酵于网络社区、登上热搜的职场话题或许是他们最为真实的经历和想法。对此,界面职场梳理了过去一年有关职场的热词,回顾这一年职场新变化。

热词一:躺平

2021年,“躺平”的热度并不亚于2020年的“内卷”,“躺平”也一度被视为反“内卷”的态度表达。在“内卷”的环境中,无论是教育还是就业都处于过度竞争的状态,人们像陀螺一样不断地抽打自己,挤在同一赛道上,为一个目标而活,耗费的精力、产生的压力或将带来各种焦虑。由此,不少人选择退出赛道,停止过度竞争,追求“躺平”生活。

事实上,“躺平”一词来源于一篇名为“躺平即正义”的帖子。一位ID号为“好心的旅行家”(实名为骆华忠,被人称为“忠哥”)的作者在“中国人口吧”发帖讲述了自己两年多没工作的“躺平生活”,并且非常低欲望地生活着,努力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思想上的自由思考,一时间,作者的“躺平理念”迅速引发了许多打工人的共鸣,也因其颇具“哲学”味道的言论,更被网友称之为“躺平学大师”。

不仅如此,网络上还兴起了各种“躺平学”课程。如《躺平学导论课程》有理有据地对“躺平学”的“前世今生”进行了阐释,并将“躺平学”定义为:放弃拼命工作主动低欲望生活的一种生活哲学。该课程还对“躺平”的行为进行了详细分类,包括“胸怀宇宙式躺平”、“高枕无忧式躺平”、“诗人式躺平”等。

“躺平”一词的出现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论。在微博上,“年轻人该不该推崇躺平”的话题一度登上热搜榜,不少网友认为,是否“躺平”是个人选择,“躺平”并不是颓废,而是随遇而安。也有网友则表示,面对现实的压力,“躺平”是无奈之举。

南方日报在《“躺平”可耻,哪来的正义感》一文中指出,在压力面前选择“躺平”不仅不正义,还是可耻的,这样的“毒鸡汤”没有任何价值。

不过,“平躺学大师”骆华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所谓的“躺平”其实是一种心态,他认为生活中很多事情并不值得为此付出过多的心神和努力。此外,根据骆华忠的描述,他曾做过多份工作,也到很多地方旅游,在他选择了“躺平”之后,日常不仅会打游戏,也会运动,最重要的是,他会花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以及学习更多感兴趣的知识,选择“躺平”的骆华忠并不是彻底排斥努力,相反,他是换了另外一种方式在前进。

环球时评对“躺平”评论到,多数年轻人在生活中并不敢“躺平”,尤其是普通人最难“躺平”,生活中的他们需要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职场上的他们不进则退。21世纪经济报道的评论也指出,“躺平”只是年轻一代的牢骚,绝大部分年轻人依然为美好的生活奋斗。

热词二:摸鱼

“摸鱼”又叫“划水”,意指偷懒行为。2021年3月,清华大学校内网课平台出现了一门名为《摸鱼学导论》的课程。在公开的课件中,第一周的主题为积极心理学,为了让大家在摸鱼中找到快乐,降低压力。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接受澎湃新闻采访认为,《摸鱼学导论》课程的出现,有利于学生纾解压力。当前大学生不光承受与同学的差异或竞争带来的压力,也有当年茫然无知选择专业后的学科压力,这导致现在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有些还会出现焦虑、紧张、甚至烦躁抑郁的情绪。

11月,国美发布的一份员工通报让“摸鱼”再次成为热议话题。根据《关于违反员工行为规范的处罚通报》显示,8月30日-9月3日期间,国美发现部分员工在工作时间玩游戏、看视频、听歌以及购物。通报列明了11位员工的姓名、办公楼层,以及在不同App上的流量消耗情况。

针对此次通报,有部分网友认为,人不是机器,也需要休息,企业太计较,格局有点小,更有网友质疑听歌也算摸鱼?不过,也有网友表示,上班“摸鱼”肯定是错的,企业按规章制度处罚很正常。

国美则回应称,相关员工在工作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事宜,已经远远超过劳逸结合的适当合理范畴,违反员工行为规范。国美崇尚奋斗精神以及切实行动,也对工作中的“摸鱼”和“躺平”苗头保持警觉。

南方周末刊发的一篇评论文章则指出,人毕竟不是机器,工作强度和工作节奏也不可能是匀速的,大部分企业多多少少会有些怠工现象。但是,这不等于“摸鱼”成了一项正当的权利。

事实上,“摸鱼”已是职场常态。前程无忧发布的职场人摸鱼调查显示,超7成受访职场人认为“摸鱼”属于在所难免的现象。仅有12.3%表示自己不“摸鱼”。不过大部分职场人“摸鱼”的时间并不长,47.6%的受访职场人每日“摸鱼”在一个小时以内,每日“摸鱼”时长大于四个小时的不到10%。

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表示,“工作时间的碎片化必然也导致员工休息时间的碎片化,管理者应当意识到越是高压、高强度的工作,员工就越是需要空间调节心态,就越是需要给予充分的休息时间。”

《人民日报》刊发的评论文章也指出,固然,工作摸鱼不值得提倡,但在求全责备之前,也不妨重视摸鱼背后的正当诉求,并加以回应和疏导。更加尊重个人感受,更加注重整体效率,当忙碌与休息如钢琴黑白键一样穿插起来,工作才能奏出美妙的和弦。

热词三:社交牛逼症

“社交牛逼症”是形容善于社交的高情商人群。在社交方面不胆怯,无论和陌生人还是半熟不熟的人,都能做到游刃有余的交谈,不怕别人的眼光,不担心被人嘲笑和冷落,令社恐人群无比钦佩。

“社交牛逼症”出自“远古网红”焦双喜。自2006年起,焦双喜便开始在网上发布自己的原创短片,以恶搞闻名,在其代表作品里,焦双喜最为擅长的就是在公共场合制造尴尬。此后,在B站、抖音等短视频网站出现了大量的“社交牛逼症”视频,视频中的主角都表现出了一个特征:不怕社死尴尬,不惧怕他人眼光,心理素质极强。

据界面职场了解,在“社交牛逼症”出现之前,“社交恐惧症”曾被不少职场人对号入座,用以形容自己。“社交牛逼症”的火热也可以看出,当前职场人在社交方面的焦虑。虽然社恐但也明白社交的重要性,他们并没有否认社交,只是不擅长社交,他们越来越依赖于线上交流,线上活跃,线下社恐。“社交牛逼症”更被视为职场人都想得的一种病症。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白领人群消费及职场社交研究报告》曾指出,好的社交可以增进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有助于商业决策,尤其是在职场上,社交过程中可以有机会快速学习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提升个人能力。数据显示,超9成职场白领对社交持积极认可的态度。

但报告也指出,当前职场社交存在各种问题。人脉少,很难打开社交圈层是现阶段职场社交最主要问题,其次为潜规则多,酒桌应酬劳神伤身,无效社交挤占个人时间等均是影响职场人社交意愿的重要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社交的理解也有了一定的变化。脉脉发布的《中国职场社交报告》指出,一直以来,人们把对职场构建社交关系的理解简化为“搞关系”和“送人情”。不可否认,拥有强大的社交关系网络对个人的工作目标达成和职业发展将大有帮助,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职场人意识到,构建稳固人脉关系网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自己的个人职场品牌得到他人认可。

报告显示,饭局是职场人最爱的职场社交方式,超过40%的职场人认为饭局酒会是职场社交必不可少的选项。同时,参与休闲运动和约朋友喝咖啡等也成为了职场人重要的社交方式。

热词四:混合办公

疫情使远程办公异军突起,甚至在后疫情时代,职场人对于远程办公仍有一定的依赖性。今年6月,苹果宣布回归线下办公遭到部分员工的拒绝。苹果员工表示,接受远程工作对公司的多元化和包容性至关重要。如果没有灵活的政策,他们中的许多人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要么选择家庭,要么成为苹果的一员。

据悉,苹果一直非常重视面对面协作的重要性。早在3月,苹果CEO蒂姆库克就表示,他等不及员工重返工作岗位,并表示苹果将为回归实施“混合环境”。库克认为,虽然视频通话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但“有些东西是视频无法复制的”。

不过,受疫情影响,目前苹果公司的线下返工计划已推迟至明年1月份。同样推迟线下复工的还有谷歌。谷歌在12月6日宣布将员工回归时间无限期押后。但值得一提的是,谷歌在5月就宣布推行“混合办公”模式,允许20%的员工永久居家办公,6成左右的员工一周可以仅到岗三天。

微软也在实践“混合办公”。微软召集了许多研究人员、工程师以及房地产和设施专家,在雷德蒙德、华盛顿和英国园区设计了混合会议空间模型。这个团队正在调查不同的会议配置和技术,如多屏幕、摄像头和混合现实场景,以了解混合工作最有效、最具包容性的设置。

微软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灵活工作将继续存在,如果雇主想保留住人才,则应该接受混合工作的想法。

需要指出的是,2021年,国内也有不少企业宣布推行“混合办公”。8月,携程集团宣布启动“2021混合办公试验”。该试验将通过对2个对照组,总计数百名员工参与的混合办公综合试验,探索该形式是否可以作为公司未来长期办公形式之一。

“2021混合办公试验”的员工范围将由原来以客户服务人员为主,扩展至覆盖技术、产品、业务、市场营销以及职能岗位,试验时间为2021年8月9日至2022年1月30日,共计6个月。“混合办公”试验组的员工,每周三和周五在家办公,试验将对总计5个维度的效果进行监测。

携程向公司全员发布的调查显示,有76%员工主动报名希望尝试居家办公,有70%的员工认为在家办公时间安排更灵活高效。此外,有50%的员工表示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在家办公的产出也可以很好衡量。

钉钉也宣布了“混合办公”计划。钉钉总裁叶军在全员群发出倡议,从11月开始,钉钉员工可自由在家办公一天,使用钉钉远程办公、并从用户角度出发优化产品,以身试点,探索未来工作方式。

热词五:取消大小周

2021年6月,快手宣布在7月1日之后取消大小周工作制。员工按需加班,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向员工支付加班工资。据悉,快手内部将大小周称为“聚焦日”,1月开始试运行,经过半年试运行之后决定取消。

7月,字节跳动也宣布自8月1日起取消大小周,有需求的团队和个人,可通过系统提交加班申请。不过,在取消大小周之前,字节跳动曾在公司内部进行过一项调研,根据字节跳动CEO梁汝波在公司openday上公布的结果,三分之一的人不支持取消大小周,三分之一的人支持。

据悉,“大小周”为互联网行业常见的一种工作制,也就是在“大周”周末可以休息两天,“小周”仅周六或周日休息一天,大周小周轮流进行。但通常来说,公司会支付“小周”周末的加班工资,为双倍薪资。

不过在取消“大小周”工作制后的首个发薪,字节跳动再一次登上了热搜。原因是收到薪资的字节员工却发现自己的工资比往常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调。有字节员工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有生之年终于等来了字节跳动的普调,全体员工普调降低17%”。他们将公司的这种行为调侃为“普调”,原有的意思是普遍涨工资,但在字节这里变成了普遍降工资。

值得一提的是,取消大小周的企业不止快手和字节跳动。美团优选、小鹏汽车、vivo、Boss直聘等也都宣布取消了“大小周”工作制。

红星新闻刊发的一篇评论指出,取消大小周、避免过度加班,表面看,是法律法规的要求,是生命健康和工作效率的要求,但本质上还是人性的要求。让每一个人都有休息的权利,让每一个人都有放松下来享受生活、感悟生命的时间,是我们这个时代该有的发展成果和社会福利,是文明所至、人性所趋。

热词六:反职场骚扰

2021年8月,一名阿里巴巴认证员工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被部门领导带到KTV陪客户喝酒,并在酒局上被灌酒。同时,该员工也实名举报称,当夜该领导多次进入其酒店房间涉嫌性侵,向企业管理层求援维权无果,前往食堂发传单维权并有视频佐证。随即事件冲上热搜,引发舆论高度关注,阿里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在阿里巴巴内网连夜公布了处理结果,同城零售事业群总裁李永和和HRG徐昆引咎辞职,阿里巴巴首席人力资源官童文红记过处分,涉事男员工王成文被辞退,永不录用。

这份内部公告还宣布,阿里将开展对于包括性骚扰在内的员工权益保护的培训和调查,开通专门举报通道,并由外部专家和员工代表共同制定《反性骚扰行动准则》。

虽然历经四个多月,目前关于阿里巴巴女员工事件也有了最新的进展:涉事女员工因散播谣言被开除,但该事件引发的舆论也让“酒桌文化”、“职场潜规则”、“企业文化”等成为公众关注焦点。多家互联网企业也因此事件相继推行反陪酒、反职场性骚扰行动。

爱奇艺职业规范宣传与监督部在一封公司全员信中表示,“坚决抵制一切不良的职场潜规则”。为防止给员工个人及公司造成伤害,部门还对《爱奇艺品牌行为守则》及《爱奇艺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处理规定》进行了更新。

《行为守则》中增加条例明确规定“不对他人以言语、行为等形式进行明示或暗示的骚扰,不对他人进行性骚扰”“不以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强迫他人参加饭局、陪酒”等。

与此同时,新浪也将反性骚扰写进了员工手册。新增加的内容包括:公司坚决反对任何形式和一切人际交往之间的性骚扰,坚决维护员工正当权益,致力于营造互相尊重的、健康的、没有偏见和骚扰的工作环境。男性员工的相关权益也在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指出的是,12月20日,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新增规定中列举了性骚扰常见情形,包括具有性含义、性暗示的言语表达;不适当、不必要的肢体行为;展示或者传播具有明显性意味的图像、文字、信息、语音、视频等。并明确指出,用人单位应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对妇女的性骚扰。

相关阅读:
报告:近七成网民感到被算法算计 界面2021年度风光财经人物:变局之下,有担当、敢闯荡的求变者才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