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高榕资本祝贺水滴公司成功上市 成为纽交所“保险科技第一股”

来源:高榕资本

5月7日,中国领先的保险和健康服务科技平台水滴公司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成为中国在纽交所“保险科技第一股”。水滴公司上市后的股票代码为“WDH”,首次公开招股发行30,000,000股美国存托股,发行价为每股12美元。

高榕资本祝贺水滴公司成功上市 成为纽交所“保险科技第一股”

高榕资本是水滴公司天使轮联合领投方,在水滴公司创立伊始即进行投资,并参与投资了公司后续所有轮次融资,一路陪伴和支持。

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表示,水滴公司要为中国亿万家庭构建一个“保险+健康服务”的生态,通过科技手段,为广大用户提供普惠高效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每一个人的健康福祉,努力成为互联网人身险第一品牌。

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张震表示,“5年前,沈鹏刚刚创立水滴,我们十分欣赏这位年轻创始人的创业初心和巨大潜力,联合领投了水滴的天使轮。之后的时间里,我们看到水滴不断向着初心迈进,把握广大用户的根本痛点,持续夯实大数据和智能基础设施,用科技助推普惠保险,高榕也因此参与了水滴后续所有轮次的融资。过程中,也被沈鹏和团队‘始终创业’、全力以赴的精神和极强的执行力深深感染。今天,水滴正向着保险与健康服务科技平台这一愿景不断纵深发展。始于初心、成于坚守、久于做难而正确的事。祝福水滴,祝贺沈鹏和团队!”

用科技助推普惠保险,成为中国最大的独立第三方保险平台

水滴公司2016年创立,旗下目前主要有两大业务——网络大病求助平台“水滴筹”和健康险科技平台“水滴保”,通过整合的商业模式为用户提供跨越病前保障和病后支持的解决方案。水滴公司通过网络效应触达用户、帮助筹款用户解决大病医疗资金缺口,同时提升参与捐助者的保障意识,通过各类场景积累的综合数据,深入洞察了解用户行为和需求,再凭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险和保障服务,并开始向医疗健康服务领域拓展。

水滴筹是网络大病筹款0服务费的开创者,也是国内最大的个人大病求助平台。水滴筹不以盈利为目的,属于病后救助,得以唤醒捐款者对于自身身体的关注和普及教育保障意识。

水滴保作为互联网保险科技平台,目前和62家保险公司合作,用科技助推普惠保险。作为聚焦在互联网健康险的保险平台,凭借强大的线上服务能力、大数据洞察分析能力,水滴实现高效的运营效率,为下沉市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保险产品和从承保到理赔等全流程的保险服务。水滴保佣金收入是水滴公司的主要收入。2020年水滴公司净收入30.28亿元,同比增长100.4%;其中佣金收入26.95亿,收入占比89.1%。

以2020年健康险和寿险的保费规模看,水滴是中国最大的独立第三方保险平台,2020年实现超过144亿元的首年保费(FYP),截至2020年12月31日,累计服务保险用户7940万人。

过去三年,水滴保的业绩呈现“指数级增长”势头,截至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2月31日和2020年12月31日,累计购买保险用户人数约为170万、880万和1920万,而通过水滴保产生的首年保费(FYP)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为9.72亿元、66.68亿元和144.26亿元。

2019年开始,水滴公司开始发力长险业务,占比不断提升,2020年长险产品首年保费(FYP)为25.1亿元,同比增长356%。长险佣金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0.6%提升至2020年的21.5%。

保险科技平台在数据方面的优势也不断助力水滴实现保险产品的供给创新。据悉,目前水滴保200种保险产品中大部分为联合设计保险产品。

建设“水滴大脑”智慧系统,领跑保险科技行业

作为一家保险科技公司,水滴已建立起先进的技术和差异化的数据洞察力。水滴公司2020年研发投入2.44亿元,占净收入的8.1%比例,领跑互联网保险行业。

经过近5年发展,水滴公司已经逐步形成一套名为“水滴大脑”的智慧系统,借由大数据层面的巨大优势,通过采集分析处理实现大数据的基础,进而通过AI能力(NLP、OCR、推荐算法、核身鉴权等),赋能落地应用,最终形成智能核保、智能理赔、智能医疗、风险控制等解决方案。目前水滴保已经完成了承保核保、续费续保、退费退保以及保全服务的智能线上化,实现率接近100%。

水滴亦在与合作伙伴一同进一步渗透到保险价值链,目标是向保险公司提供智能核保、智能理赔等数字化服务。技术服务收入从2018年的0.59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1.94亿元。

高榕资本祝贺水滴公司成功上市 成为纽交所“保险科技第一股”

打造“保险+健康服务”生态圈,成为健康保障平台

沈鹏认为,水滴本质上是一个健康保障平台,健康险只是一个开始,也是水滴未来的入口,后续水滴会不断扩大保险产品和健康服务的供给。水滴公司的愿景是联合合作伙伴打造中国版联合健康集团,让水滴用户以更低的费用享受更好的诊疗。

高榕资本祝贺水滴公司成功上市 成为纽交所“保险科技第一股”

据悉,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依托于在筹、保险等业务的用户积累、数据洞察和支付能力,水滴开始向药品和健康管理领域拓展,陆续试水“水滴健康”和“水滴好药付”等业务。水滴健康为健康体和带病体提供互联网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水滴好药付则主要为带病体提供保险创新支付和健康管理等服务。以互联网链接“险+医+药”,通过商业健康保险、大病筹款、健康医疗三位一体,打造全方位的补充医疗支付体系,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解决方案。

在未来战略上,水滴公司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保险+健康服务”的生态圈,进一步扩大用户覆盖面和参与度,投资于数据分析和技术基础设施,深化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关系,打通各种医疗支付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广泛的医疗健康服务选择。

张震表示,“高效健全的医疗健康保障是人们通往美好生活最坚实的底座。伴随着中国商业保险渗透率、保险行业数字化以及用户保障意识的不断提升,水滴在未来还拥有巨大的市场增量空间。随着进一步整合健康保险、大病筹款和健康医疗,相信水滴将用互联网科技将保险与健康保障带给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实现以人为本的科技普惠。”

在上市前夕,高榕资本也与沈鹏进行了一场对话,分享了他的创业初心、关键决策以及未来愿景等。

以下为对话节选。

Q1:站在上市节点回顾创业历程,是什么不断驱动你持续纵情向前?

沈鹏:一家公司如果想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一定要做创业者最认同的事情。做不做最认同的事情,已经决定了这件事情能够走多远。

因为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辈子的事情。如果站在生活的角度来讲,肯定要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最喜欢的事情和节奏去生活。

所以,当我决定要创业的时候,其实是因为我看到了我认同的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我认为可以为它奋斗一辈子,我才坚定地选择了创立水滴。

回顾创业过去5年,之所以能够走到现在,最重要还是我们一直在坚持我们的初心,一直在围绕我们最初的原动力持续努力。过程中不论是挫折还是顺境,我们都没有去退缩、或变飘,而是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奋斗。这个初心就是我们公司的使命——用互联网科技助推广大人民群众有保可医,保障亿万家庭。

高榕资本祝贺水滴公司成功上市 成为纽交所“保险科技第一股”

Q2:创业不同阶段,关键要素是什么?

沈鹏:决定创业成败的要素,确实不同阶段的排序是不一样的。

在公司刚成立的第一年,说心里话就是想活下来。需要验证做的这件事情、新的模式成不成立,能否通过更低的经营成本获得更多用户的认可。这一阶段把业务的打磨放在心目中的第一要位。

当验证商业模式成立之后,我们开始更多思考组织建设,包括组织结构怎么设计、哪些人放在哪些位置上、团队的成长、日常管理中的改进点等等。这是公司创立第二年、第三年聊的最多的话题。

当公司发展到三年之后,发现原来的业务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我们开始思考下一个业务应该是什么,新业务如何与前面的业务更好协同,从而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这一阶段,除了重视日常的业务管理和组织管理,我们开始重视战略,更多讨论面向未来5年、10年的话题,也会经常组织战略会、务虚会。

Q3:水滴创业过程中,有哪些关键性的战略决策?如何不断提升决策质量?

沈鹏:第一个最正确的决策,是坚定地选择了互联网健康险这一行业。互联网健康险是一个正确的大趋势,我又非常喜欢,没有任何动摇,并且为之坚定奋斗。

第二个正确的决策也发生在创业初期,即奠定了公司多关键人的合伙人机制,而不是创始人一股独大、独自拍板的组织形式。因为我们从事的事业足够大,并且涉及的能力也足够多元,需要互联网能力、保险相关的能力、健康医疗相关的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在创业过程中,通过更好的机制吸引更多优秀的关键人加入。通过把期权激励做得足够有吸引力,让足够多元、优秀的人一起共同奋斗,这个决策决定了我们能够在今天取得小小的成绩。

作为一个创业者,能够做高质量的决策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决策能力是在创业过程中逐步修炼出来的能力。每天外部世界都会发生很多变化,都需要做一些决断,而这些决策的质量是否高,是需要在一次又一次决策中得到反馈、进行复盘、慢慢形成的一种能力。

决策能力的修炼有没有方法论?《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领导梯队》、杰克·韦尔奇的《赢》、《商业的本质》这些书都是很好的参考资料。

Q4:放眼10年后,你心中水滴最想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沈鹏:未来中国的健康险应该是普惠大众的;并且一位用户在平台买了保险,光赔付是不够的,一定要让他不仅有保可依,还要能够用更低的费用享受到更好的诊疗,做到有保可医,这是非常关键的。未来十年,我们希望联合合作伙伴,一起打造中国版的联合健康集团。

用更低的费用享受到更好的诊疗可以描述一个场景。当一位用户在水滴买了一份健康险,如果不幸得了大病,能够快速赔付一笔治病钱;但服务不只这些,用户还有权利在指定的合作网点享受到有折扣的大病处方药,能够在治疗的院边药店提取药品,也能够在指定医院享受到相对稀缺的医疗方式。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也在组织上不断优化。过去水滴有很多互联网人才,大家都是从互联网领域切入的。但随着往保险和医疗的深水区走,我们需要持续地在相关模块引进更专业的保险、医疗人才。组织结构上我们也做出了一些调整,已经把医疗部门独立了出来,和保险团队成为平行团队,医疗团队重点围绕用户的医疗履约服务去发力,让老百姓可以拥有更具性价比的医疗方式。

Q5:在高榕陪伴水滴的过程中,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沈鹏:当时我决定创业的时候,高榕第一时间就联系了我。我和张震聊了不到一小时,他就快速拍板说要投,非常雷厉风行,让我感受到高榕决策效率极高。水滴成立到现在,一共融了五轮资,每一轮高榕都参与了,所以也很感恩。

高榕资本祝贺水滴公司成功上市 成为纽交所“保险科技第一股”

沈鹏(左),张震(右)

过程中,我感受到高榕和水滴在理念上有很多共同点。首先,都非常看重人、看重组织建设,我能感觉到高榕是一个完整的团队在战斗。同时我看到了高榕对待创业公司,非常看重创始人。最初我和高榕谈融资,也更多是了解我过去的经历,了解我个人的管理基本功和创业基本功。

高榕资本祝贺水滴公司成功上市 成为纽交所“保险科技第一股”

相关阅读:
美团遭遇八连跌,多因素致股价承压 水滴公司上市首日破发 当前跌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