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还在坚持创作?从图文到视频,对文本创作意味着什么?你写下的文字还有没有人愿意阅读?
在以“内容的朋友”为主题的2021新榜大会上,890商学和蓝狮子出版创始人、财经作家吴晓波分享了他的答案。
以下内容整理自吴晓波的现场演讲,内容经本人确认。
今天来参加新榜的活动,主题叫“内容的朋友”,一类是做内容的人,还有一类是运营内容的人。
所有的人都跟我一样,有时候会问一个问题:我们坚持干一件事情有时候很焦虑、很自我怀疑,为什么今天还要坚持创作?我干这个活干了几十年,我为什么还要坚持创作?
首先回答两件事,第一表明我还在现场,一个人的现场感会让你始终对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保持一定的好奇心。
因为你是内容创作者,不管写还是不写都得想一想,比如棉花事件到底意味着什么?那么多明星突然在热搜上把自己喜欢的品牌,从H&M到耐克、到Burberry一个个解约,今天我们来开会还穿不穿耐克、阿迪达斯,你可能大胆地讲某些观点,也可能把这个观点吞到自己肚子里了。
至少在现场,作为一个内容创作者要想一下这个话题,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因此你会很年轻,这是我们坚持做内容的原因。
第二个,你不干这个事也没有别的好干。
我是长期从事写作的,如果平时在家里写东西的话,一般早上八九点起来,在办公室,中午阿姨给我烧面条,下午继续写,到四点钟结束,要么出去,要么锻炼身体。如果我四点多之后去见客人的话,穿皮鞋对我来讲很困扰,因为坐了一天以后血液下沉,穿球鞋跑步没问题,穿皮鞋需要休息很长时间才能把脚穿到皮鞋里去。
有一天我女儿看到我坐在沙发上,等了一会才能把鞋穿进去,她问我一个问题:“吴老师,你为什么还要写东西,能不能不写?”
我在想我能不能不写?如果哪一天不写作,我会认真写一篇文章说“我为什么不写作”,所以人就是很贱,贱到没办法还得干这个事。因为不干这个活,你不会干别的活,对别的活没有大的乐趣,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我们还在坚持写作。
接着你会面临这三个共同的问题。今天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样,都是从写文字出身的,新榜的创始人是我的师弟,他跟我一样做些视频,做些内容,或者给大家做服务型的工作,一次一次被击打,为什么还在写东西?
第一个问题,今天所有的文字都在被视频、被移动互联网大量侵蚀,有人说从今天到未来的十年是一个图文到视频的时代,对所有的文字写作来讲面临一个问题,你的那些表达、那些对汉字的理解,大声把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朗诵给自己听,到底有没有人为它买单?文字在未来的视频时代意味着什么呢?
2020年每个人在手机上花的时间是5、6小时,清醒的时间大概不到18个小时,那认真写文字的人需不需要继续表达呢?
第二,手机带来大量的碎片化阅读,每个人都是本能动物,我们最喜欢的四件事叫做吃喝嫖赌,但是同时也被道德所约束。作为一个职业人,所有学习教育都是反人性的,我们从本能的、天然的婴儿长成今天这样子,被任何东西所约束都是教育的结果。
但是,在所有的意识表达中,我们最喜欢看的就是视频,其次是音频,再接着是文字。文字往往是最理性的,也是最反人性的。我是写书出身的人,1997年写了第一本书,到今天每年写一本书,还有没有人为这个买单?有时候也会自我怀疑。
第三,你认真写这件事情,有没有人认真在读?我想每一个从业的人都会面临这个问题。我来讲讲为了做今天的演讲,我让我的同事,前两天把我的一些产品数据全部做了一遍,看看我现在在做的产品,在市场上到底还有没有人在读。
第一个是书,这是我2020年卖的几本书,《大败局》去年卖了14.6万册,《激荡》系列卖了29.5万册,去年2月份的时候,挑了50本书每天写书评,有时候一天写两篇,去年4月份的时候,做出来这本《影响商业的50本书》,到现在卖了10万册。
加在一起说明还是有人读书的,而且读很老的书,《大败局》是20年前的书了,《激荡》是10年前的书,现在还能卖二三十万册我特别高兴。
从长期来看,比如说《大败局》卖了20年了,现在卖了300多万册,一本书卖了300多万册,去年卖了16万册,我认为在过去十年里面,《大败局》的恒定销售量就是这个,大概10-20万册的数据。
无论在PC时代,还是在报纸时代,或者移动互联网时代,或者未来十年的视频化时代,该读书的人还在读书。一代一代人还在读书。
今天如果在座还有写书的人不用自我怀疑,如果五年后还有机会开这个会,再给大家看这个数据,大概率还是卖这么多万册,所以市场还是在那里的,该阅读的人还是阅读。从最底层的、最古老的书籍创作来讲,市场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糟糕。
音频产品是每年给我带来最大收入的,这个产品是2016年7月份上线的,到今天为止它的累计购买用户是70万。
我算过一个数据,每年十来万人买《每天听见吴晓波》,到第二年能够复购的是32%。这个产品上线了近6年,如果卖掉70万的话,每年销售量就在10万左右,所以也是很恒定的产品。
接着讲视频号。我们团队很早开始做视频号,去年二三月份,团队就把吴晓波视频号挂上去了,这一年时间里,不断有人和我说,我们做节目吧、我们录视频吧。第一我不太会表演,对着镜头讲一分钟是很煎熬的,更关键的是太费我的时间了,我有那个时间还不如打麻将。我一直拒绝。
到了去年,我在想大家为什么要看我们的视频号呢?是因为我长的帅吗?肯定没有了,是因为他们还希望知道我们传递的财经知识。
你有没有可能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把一个财经知识或者财经现象表达清楚?你们算过没有你们一分钟能讲多少字?我问过新闻联播主持人标准时间一分钟160字,我原来也没有算过一分钟能讲多少字,后来做了一分钟的视频,最快讲到320字,舌头不打转,基本上比华少差一点。
我能不能在200-300字之间把一个财经知识点讲清楚,那视频号就能解决了,我不需要对着镜头去拍或者演,只要把内容交付给编辑团队,编辑团队把我原来拍过的很多视频、一些背景资料剪一剪就可以了。
我想明白了以后,和团队说试试看。有一个数据,我的视频号在今年1月16日有3.9万人关注,其中2万来自于年终秀,团队把年终秀剪了二三十个片段上传。从1月16日开始按先做文本、一分钟的表达的模型,到现在粉丝数25万,实现了很大的增长。
我们一个礼拜做三期的视频号,今天带了两个我做的视频给大家看一下。
对我一个长期写书的人来讲,写这么一段东西大概不会超过15分钟,这是一个真实的事,原来专门讲过这个案例的故事,当年有一个北京姑娘,现在在大理,北京房子卖了,到现在北京房子涨了三倍了。
这是2019年,我到沈阳做调研,他跟我讲有这么一个啤酒屋,我们就去拍摄。
这两条视频你们更喜欢哪一个?第一个片子浏览有700多万,第二个浏览9.1万,点赞一千多,从数据来看他们差一百倍。
如果问我喜欢哪一个,我觉得更喜欢第二个,因为跟我们这一代人有很大关系,对很多人在看视频号的95后、00后,他们可能都不知道什么叫做工人、下岗,对他们完全无感。但我觉得挺好的,我一点都不后悔,我很喜欢这个内容。
最关键的是,即便进入到视频号的市场中,如果你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方式,你只要做自己喜欢的视频,仍然能够找到那部分受众,可能是几十万人,可能只有几千人,都没有关系,我觉得这也是今天各位在做内容的时候,最重要的起点。
我在很长时间里面很少去研究读者,读者喜欢什么、爱看什么,我觉得跟我没什么关系,因为我没办法影响很多人,真正影响到的为我买单的人就十万左右。
一个内容创作者,无论在怎么样的变化过程中,最关键的还是能够坚守自己的专业、坚守自己喜欢的事。
我们所面临的变化仅仅是工具而已,从纸质的报纸、电台、到图书,有些就崩溃掉了,有些还在,后来到微博、微信,今天我们讨论的视频号内容,所有的迁移仅仅是工具的迁移,在工具的迁移中有时候我们赶不上趟,怎么办?那就不赶,赶下一趟,赶得上就努力抓住机会,希望慢慢做好。
两天的新榜大会,我们所讨论的,其实都是在一个新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在视频号的环境下,每一个做内容的人,怎么做一个内容的朋友?或者怎么来运营一个内容?我觉得回到问题的本质来讲,重点还是能不能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同时在自己的身上能够稍稍克服掉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