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然玉
共享充电宝不约而同地又涨价了!商圈和医院等特殊场景每小时3-4元,酒吧夜店等每小时高达10元。除此之外,封顶价格也让人咋舌,每24小时封顶价24元到40元,总封顶价99元,都赶上一个移动充电宝的价格了。记者走访了一些商超发现,不同品牌共享充电宝的租用价格各不相同,但相比最初刚投放市场时,价格翻了2至3倍。
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等,一度被业内普遍看好,被认为是有望最早实现盈利的“共享经济业态”。从近一两年的表现来看,此前的判断,基本应验。在“网约车”仍在盈亏平衡线上苦苦挣扎的当下,共享充电宝居然开始挣钱了,并且随着一再提价,渐有“暴利化”之架势,这着实给人以时移世易之感。
经济学的常识是,市场集中度的提升,一般都会导致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上涨。在行业的深度洗牌之后,共享充电宝早就从最初的“群雄混战”过渡到了“巨头鼎立”乃至是“寡头对垒”的格局。当一个行业被所剩不多的“寡头”支配,难免会形成“赢者通吃”的结果。此番,共享充电宝又涨价,价格变化的本身,还不是最引人关注的,“集体涨价”才最耐人寻味。试问,这其中是不是存在着协商一致、默契串联的情形?
事实上,共享充电宝已经历了多轮提价,最近涨价的进度更是越来越快,力度也是越来越大。相比于最初的“试用价”,如今共享充电宝的价格早就翻了数倍。相关运营商之所以有一再提价的底气,无疑是基于市场数据所反馈的“信心”。现阶段,共享充电宝已形成了庞大的用户人群,不少人甚至产生了深度的习惯性依赖。理论上说,这部分属于价格不敏感型消费者,就算是再涨价,似乎也是离不开共享充电宝的。
然而,果真如此吗?须知,共享充电宝最开始基本就是“白菜价”,消费者随手一用,支付个几毛钱、几块钱,毫无感觉。但是,在一次次温水煮青蛙式的渐进式加价之后,不少人会忽然发现,共享充电宝的价格居然这么贵了!?每一次充电付钱,不仅感到肉痛,甚至还会觉得离谱。这一用户群体,恐怕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牢固。对于真正的手机深度用户来说,改变健忘、偷懒的小毛病,下决心随身携带自己的充电宝续电,并不是个难事。
市场经济,买卖自由。就算是共享充电宝一再提价,也不能简单说是“割韭菜”“宰一刀”。所谓定价,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动态博弈的过程。一旦需求端发生变化,双向调价有望取代阶段性的单边价格上涨。而这,正是市场之手的力量。
从长远看,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随着手机续航时间的延长、随着手机性能衰退的减缓,以及快充的加速进化,“共享充电宝”这门生意,面临着肉眼可见的天花板。在这种大趋势和预期框架下,共享充电宝的疯狂涨价,恐怕也是不可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