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2021年了,为什么还有人死在网约车里??

来源:财经琦观

作者:贾琦

现在是2021年2月22日凌晨,距离#23岁女生在货拉拉车上跳窗身亡#登上微博热搜约四个小时。

距离受害人车莎莎死亡约12天,距离案发时间16天。

我深呼吸数次,依然无法保持平静。

这是受害人生前的样子。

2021年了,为什么还有人死在网约车里??

犹豫了很久,终究没有选择打码。

一方面,这是受害人家属的意愿,照片由其亲弟弟向网络呼吁关注时公开发出,目前依然可以在其微博首页看到。(@今夜的风格外喧嚣)

另一方面,我希望大家可以看到她的眼睛,去感受。

这是一个人。

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人。

她喜欢易烊千玺。

她有一个小四岁的弟弟。

她对未来有一整套打算,并计划要在长沙买房。

她跟弟弟约定,要求他在自己的婚礼上唱歌......

这样一个人,不清不楚地死在了12天前,至今真相不明。

2021年2月6日,农历腊月二十五。

在长沙市岳麓区天一美庭,晚9点17分,车莎莎因搬家事由,坐上了货拉拉司机周某的车,前往梅溪湖步步高公寓,车程约10公里。

9点24分,车莎莎在工作群中仍与同事愉快地聊着天,看不出丝毫的情绪异常。

2021年了,为什么还有人死在网约车里??

六分钟后,9点30分,司机周某拨通了120和110,称车莎莎跳窗了。

送医诊断后得知,重度脑外伤,创伤性颅内血肿,颅骨骨折,及大量并发症。

没人知道那六分钟内究竟发生了什么,只留曲苑路一地血泊。

经过了四天四夜的抢救,车莎莎依然没能挺过腊月二十九,不治身亡。

她没听到新年的炮竹。除夕的夜里,车家也永远少了一人。

整个案情中有诸多疑点,比如司机称车莎莎是“自己跳窗”,但死者却是后脑勺着地;

再比如在整个行进过程中,司机有三次偏离了导航规划的路线,明显舍近求远,且该路线中没有监控,灯光昏暗。

同时,该司机家就在车程附近,对路线情况十分熟悉。

诸如此类的逻辑推断还有很多。

但我并无意扮演侦探。在真相大白之前,我不打算做任何推论,也相信刑侦工作者一定会让最终的真相水落石出。

作为一名财经博主,我更关注是,为,什,么?

都2021年了,为什么还会有人这么不清不白的死在网约车上?

那该死的六分钟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就只有死者和司机两个人知道?

如果司机是无辜的,那么货拉拉为何不能提供录音,还自己的员工一份清白?

如果司机就是那个恶魔,那么货拉拉是否就是犯了包庇的同谋??

2021年了,为什么还有人死在网约车里??

据死者弟弟披露,事发后,死者亲属想看看车上或者货拉拉App上有没有录音和录像等资料来还原真相。

货拉拉工作人员却说车内无任何录音录像设备、货拉拉App也没有录音录像功能,并表示死者的离世他们没有责任。

2018年,顺风车安全事件将如日中天的滴滴集团横空撞下,直接改变了互联网行业的历史格局。

彼时,字节跳动、美团、滴滴组成的TMD,被统称为BAT之后的三小巨头。

其中,业内对滴滴的评价,甚至隐隐在前两者之上。

如今,另外两家企业早已坐稳了中国AT之后的两把交椅,而因为安全问题陷入泥潭的滴滴,在过去三年多的整改中,脚步越来越沉重。

2021年了,为什么还有人死在网约车里??

哪怕到今天,滴滴还对这一问题保持着高度警惕,在最新的战略目标中(0188),也把“没有安全,一切归0”放在了首位。

可不就是阿喀琉斯之踵吗?

人命关天的事,容得下一丝侥幸吗?

我一直以为,滴滴事件是一个足以警醒整个行业的巨大教训。

想当然地以为在那之后,凡是做网约车生意的,都会充分意识到安全问题对自己企业的毁灭性打击,并为之搭建相应的防护措施。

当然,这里面一定会有成本问题。

但我曾天真的以为,最基本的功能还是可以上一上的。

就算你不能像滴滴一样搞得那么复杂,又是大数据建模,又是人脸录制,又是九千多客服的响应机制。

但最基本的一个录音功能,几个程序员就能搞定的事,是花不了多少成本的。

对网约车平台来说,是性价比极高的必然举措。

没想到,货拉拉愣是什么都没有。

这其中的漠视,蕴藏着怎样的傲慢与侥幸?

过去一年里,我还巴巴地关注着外卖行业的安全问题,不停地撰文对比外卖场景与网约车场景的安全处境,并呼吁提高外卖行业的安全保护。

这种感觉,就好像一个人铆足了劲在聊健康饮食、控制卡路里的摄入,但一扭头,居然发现家里有一个亲人被饿死了。

相比打车场景,外卖场景接触时间短,场景相对开放,场所相对固定,安全隐患还是相对较弱。

反之,打车场景接触时间长,场景封闭,移动性强,安全隐患大。

但考虑到滴滴的行业教训,我们都几乎误以为该问题已经得到了行业的高度重视,行程录音和可追溯的路线记录,均带来了犯罪成本的极大上升。

纵使无法彻底杜绝人渣的存在,但还原真相的证据链条将极大丰富,进而很难再出现这种不明不白的案情。

不明不白。

车莎莎一案中,最让我感到恼火和憋气的就是这个“不明不白”。

我清楚看到,有一大群脑瘫出来评议:“这个女孩是不是自身心理有什么问题?”

“货车行进路线偏离一点不是很正常吗?城里有些路就是不让货车走的呀!又或者司机拼单了呢?”

“她肯定以为人人都想强奸她,自作聪明想跳窗跑路,挂掉了。”

这些“睿智”的网友我们在各个风波中都能看到,我也早已习惯了这一风景,并很少因之情绪波动。

但这件事中,这些脑瘫本来是不会有“跳梁”空间的。

硬邦邦的真相,可以刺破一切愚蠢的臆测与想象的谣言。

这一点,平台方货拉拉本可以给我们。

也应该给我们。

2021年了,为什么还有人死在网约车里??

据死者弟弟披露,事发之后他们多次联系货拉拉,该企业均不予以回应。

直到事发两天后(2月8号)货拉拉的公关事务部才反应过来,部门“刘总”与其家人进行了联系,称9号中午会去医院看望。

然后家属们9号等了一整天,被这位“刘总”放了鸽子。

为什么不上门看望?究竟是在等什么?

2月10日,车莎莎不治身亡。

2月11日,在警方召开的民事协商会上,死者家属与货拉拉工作人员第一次见面,并被告知死者的离世他们没有责任。

昨日晚,眼看事情压不住了,货拉拉发布了一条颇为理性的说明。

2021年了,为什么还有人死在网约车里??

落款是2月21日。

人都他妈死了十一天了!

关于这则声明,让人无语的地方也颇多。

“2月8日从警方获悉事件,货拉拉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处理小组”——所以警方不出动,咱就当没事发生。而最初的整整两天,受害人家属完全找不到消费者跟平台联系的有效常规路径;

“2月9日抵达长沙与家属取得联系,表达深切歉意。”——具体方式就是避而不见,放你们鸽子;

“2月11日商谈善后事宜,很遗憾未能达成一致。2月18日假期结束后,专项小组立刻开展工作。”——这是第一把价钱没谈拢,还尼玛过了个春节;

其中,最关键的偏离导航路线只字未提,只看这一段事件描述,还以为是无知少女自杀,司机师傅及时送医的温情故事。

2021年了,为什么还有人死在网约车里??

这一套描述下来,我都想给你们送个锦旗。

说真的,在货拉拉眼里,这难道仅仅就是一个公关危机吗?

2018年8月,货拉拉骚扰门被曝,一杭州女孩在搬家之后被货拉拉司机要求“约炮”,疯狂发一些不堪入目的消息骚扰,以至于该女孩在酒店住20天,不敢回家。

2021年了,为什么还有人死在网约车里??

据当时的报道记载,受害人家属表示:

“他说,我们住所单位的地址他都掌握着,要上门堵人,让我们等着。”

“他还说,我们的资料都是货拉拉提供的,还说帮小姑娘搬家,就是为了找小姑娘约炮。这些话,我们都有录音为证。”

2021年了,为什么还有人死在网约车里??

录音内容

在该事件中,货拉拉同样也写了一份声明,表示该司机已被封号,并准备带着涉事司机一起,登门道歉。

带涉事司机一起上门,这样奇异的脑回路真的非正常人所能理解。

而去年中旬,两位百万粉丝的美妆大V则在微博爆料,遭遇了货拉拉平台的搬家司机中途加价,2分钟的车程被要求按米收费,原本系统预估的440元被加至5400元,最终实付3440元。

对此,网友们也纷纷留言表示有过类似遭遇。

种种乱象,均表明了货拉拉对司机们毫无管控能力,而偶然的悲剧就藏在这必然的混乱之中。

这样的企业,又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

一个花样年华的少女死去了,直到你看到这段文字的这一刻,我们依然不知道她到底因何而死。

请再看一眼受害人的眼睛吧,问问这丧钟究竟在为谁而鸣?

如果,司乘双方都清晰意识到车内有录音功能,这一悲剧会不会避免发生?

究竟发生了什么,让这一花季少女选择了那样决绝的方式?

又或者,其实是“被选择”?

真相的缺位让我们如鲠在喉。

这不是难以避免的社会概率事件,这就是企业管理的侥幸和对安全问题的淡漠所造成的人祸。

如果,滴滴的困顿依然不能让整个行业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如果,企业觉得出事了可以通过公关手段和时间来摆平。

如果,一切都是数字计算。

那么,我们必须让代价变得更大一些。

消费者与企业之间,永远是博弈关系。

而在企业逐利的大前提下,人命亦是数学问题。

在这一语境里,我们只能将这一数学的得数推至其不能承受的极值。

即涉事企业在整改和消费者抵制的双重压力下,最终倒闭。

我是说,我诚挚地希望货拉拉可以死掉。

是祭奠,是赎罪,是报偿。

更是行业内一口长鸣的警钟。

相关阅读:
微软将为Microsoft Word加入文本预测功能 三大红线压顶,互联网贷款还能怎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