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巨头不得卖存款产品万亿存款陷入混战
本报记者/张漫游/慈玉鹏/北京报道
借助流量平台大肆揽储的情况被按下“终止键”,银行负债端面临规范和重塑的压力。
2021年1月15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这意味着,包括支付宝、腾讯理财通、度小满金融等在内的“流量巨头”不得再售卖银行存款产品。
近年来,多家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平台推出收益高、门槛低的存款产品,以此拓宽线上获客渠道,加大揽储力度。这已成为部分银行提高存款竞争力、缓解流动性压力的重要手段,甚至对此形成依赖。
《通知》下发后,迫于负债端压力,银行已经开始寻求各种途径“自救”,全方位发力自营渠道。《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银行近期提升了存款、大额存单的利率,或增加微信渠道的建设。
然而,有业内人士指出,囿于成本压力、自营渠道客户有限等原因,银行即便提升了存款利率,对应的揽客效果也并不显著。
银行紧急加码自营渠道
目前,互联网存款业务局面已发生巨大变化。某互联网大型平台对接银行网络存款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板块业务已解散,暂时已不考虑开展,团队人员打散进入公募基金组,拓展其他业务。
那么,《通知》下发对银行负债端的影响有多大?
记者从融360大数据研究院获得的一组数据显示,从2020年7月至2020年末,在支付宝、京东金融、度小满、微信理财通平台上,共有53家银行发售过5245款互联网存款产品。其中,城商行占比55.51%,民营银行占比25.42%,国有行占比8.02%,股份行占比3.51%,农商行占比3.45%,直销银行占比2.71%,村镇银行占比1.78%。据媒体此前的测算,互联网存款市场规模约1.06万亿元~1.18万亿元。
以记者了解到的一个典型为例,截至2019年底,某城商行储蓄存款余额达到564亿元,较2018年底增长386%,占存款总额的82%;从获客来源划分来看,互联网线上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03亿元,占储蓄存款的54%。
某地方银行管理层坦言:“从短期看,监管层此次的‘一刀切’对部分银行的影响非常大。有些银行成立时间短、缺少网点和客户,近两年,他们正是靠着互联网平台的流量和高息存款揽储。互联网存款产品突然下架,这些银行的日子将十分难熬。”
东吴证券研究所相关研报指出,相较而言,中小银行更有动力与网络平台合作推广互联网存款产品,是因为中小银行本身线下分支机构受区域限制;国有银行及股份行亦在网络平台出售存款产品,不过,主要是将其视为增量渠道以及对数字金融的探索。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郑忱阳指出,《通知》对自营渠道建设完善、客户资源丰富的大型银行及股份制银行来说影响不大,主要影响的是自营平台比较薄弱、吸储渠道不畅通的中小银行。
“国有银行乃至股份制银行虽然也有揽储压力,但我们还是具备网点优势的,客户基础好。《通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高息揽储的情况,因此,《通知》的下发不仅对我们的影响不大,而且是更为利好。”某国有银行地方分行行长如是说。
谈及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等业务政策考虑,银保监会、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商业银行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存款业务,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风险隐患,涉嫌违反相关监管规定和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相关要求,突破地方法人银行经营区域限制,并且非自营网络平台存款产品稳定性较差,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也带来挑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通知》下发后,银行机构已经开始对互联网存款业务进行了调整。
如北京中关村(6.750,-0.16,-2.32%)银行方面表示:“我行已严格按照监管要求下架在网络平台销售的存款产品,同时不断增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管理能力,拓展负债来源,优化负债结构。”
非银行自营网络平台渠道被叫停,银行自建渠道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客户资源决定了中小银行的负债端竞争力,中小银行未来应将发力重心集中在拓展‘线上+线下’自营渠道上,利用手机银行APP、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渠道加强社交性功能,增加客户流量,强化裂变式营销,向线上自营渠道引流。同时,通过优化调整网点布局、推进网点智慧化转型等方式,提高线下实体网点拓客能力。”郑忱阳如是说。
某民营银行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线上网络平台是民营银行发展负债的一个重要来源,现在该渠道被监管卡住了,实际影响不小,虽然各家银行均早就开始建设自身渠道,毕竟不能都依赖网络平台,但自身渠道建设并不容易,流量目前也是问题。”
高息揽储效果不彰
记者注意到,部分在第三方网络平台上有过销售存款产品经历的银行,近期开始大力推广大额存单产品。
如遂宁银行官网显示,该行大额存单利率全面上浮,较央行基准利率上浮55%,1年期利率为2.325%,2年期为3.255%,3年期为4.2625%。不仅如此,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12月新发行的大额存单,3个月期平均利率为1.676%,6个月期平均利率为1.981%,1年期平均利率为2.283%,2年期平均利率为3.158%,3年期平均利率为4.029%,5年期平均利率为4.005%,部分中小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一浮到顶。2020年12月,大部分期限的大额存单利率上涨,1年期及以上大额存单平均利率环比上升,1年期、2年期小幅上升0.3BP,3年期上升2.7BP,5年期环比上升18.9BP至4.005%,6个月期平均利率环比下跌0.2BP,3个月期平均利率保持不变。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方面认为,大额存单利率上涨,主要受年末银行间揽储竞争更激烈、银行进行年末揽储和开门红活动的影响。
不过,对于民营银行而言,他们不仅缺少传统银行的网点优势,部分民营银行还不具备发行大额存单的资格。因此,短期只能在存款产品的利率方面下功夫。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12月,银行所有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均上涨,3个月期平均利率是1.455%,6个月期平均利率是1.715%,1年期平均利率是2.021%,2年期平均利率是2.710%,3年期平均利率是3.411%,5年期平均利率是3.185%。3个月期、6个月期上涨0.3BP,1年期上涨0.8BP,2年期上涨1.7BP,3年期上涨2.5BP,5年期上涨0.3BP。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方面认为,2019年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也基本上涨,主要还是受银行年末揽储力度加大的影响。
在自营渠道提升存款利率是否真的能吸引客户?
某地方银行管理层人士坦言,由于自营渠道的客户少,缺乏流量,即使提高利率也难以招揽新客户,都是依靠存量客户。“从我们的数据看,现在银行的客户中,也有过去从第三方引流来的客户,但这些客户资源其实也是被多家银行瓜分的,数量很有限。”
某城商行管理层人士亦无奈道,高息揽储对于中小银行而言真是难以为继。“现在所谓的‘高息’其实并没有如过去几年一样提升得比较夸张,都是小幅提升,对客户的吸引力有限,但对银行的成本压力却很高。而且随着客户对‘打破刚兑’的接受程度提升、基金市场火爆等,很多客户也会选择将存款取出,投向基金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
加速场景布局
“目前,我们只能全力做好自营渠道,自己的APP或微信银行渠道等,短期没什么好办法,自营渠道建设需要时间。”上述地方银行管理层人士亦坦言。
除自营渠道外,银行亦从其他角度建设渠道,开疆拓土。
郑忱阳指出,创新存款产品是缓解中小银行揽储压力的“利器”,未来,银行可以借助政务、校园、银发等金融场景建设,立足本地区域的发展特色,持续加强产品创新、提升用户体验。此外,中小银行转变发展战略是大势所趋,合理运用灵活的体制机制和本地化区域优势,摒弃“扩地域、重规模”的大而全发展思路,求“差异化、轻资本”的小而美成长路线是提升竞争力的根本。
四川天府银行方面表示,该行已经积极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目前已打造了银税、银社、银校三个百万级和数个十万级便民服务场景。
上述地方银行管理层人士告诉记者,下一步,银行应增加主动负债管理,强化负债构成的稳定性、来源的多样性。他认为,除了加强自营渠道建设,还要加强差异化产品设计,除了个人客户,在对公客户方面,要通过结算、现金管理等方式提高结算交易资金量,形成资金沉淀;同时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增加负债的稳定性和多元性。
某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在目前的政策变动下,金融机构应该顺势谋变,高效践行数字化转型,精准提升金融科技能力,以产业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为重点,通过开放银行理念构建以产业为核心、以平台为拓展方式的产融智慧金融生态圈,银行要在平台化、场景化、差异化、资产数据化等领域进行持续创新变革,真正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构建起政府端(G端)、企业端(B端)、个人端(C端)一体化的智能生态圈。”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日后,金融边界更加清晰,网络平台将逐步去金融化,回归本源,更加注重科技服务能力。而金融机构将更加注重自身风控水平和流量平台场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