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京东健康香港IPO通过聆讯 30亿美元募资倒计时正面 PK阿里健康时刻到来
京东健康香港上市进入倒计时。
11月15日晚间,港交所官网披露了京东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健康”)通过聆讯后资料集,意味着公司香港IPO获批,即将开始一系列的股票发行宣传工作。
据此前香港当地媒体报道,京东健康目标集资额达30亿美元,所得款项将用于业务扩展、研发、潜在投资和收购以及一般公司用途。如果成功上市,30亿美元的募资额,或使京东健康成为蚂蚁集团暂缓上市以来香港最大新股。
公开资料显示,京东健康是京东集团在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之外的第三个独角兽企业,也是集团在零售、物流、数科后的第四大业务板块,主营业务为零售药房及在线医疗健康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健康产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互联网+医疗健康成为目前大环境下的一新命题。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2019年的医疗健康支出份额排名位居全球第二,2019年达到6.52万亿元,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10.62万亿元。在这个万亿级市场之中,京东健康如何借力资本市场脱颖而出?
京东系版图扩大
今年以来,京东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
先是6月5日,京东持股超过40%的达达集团正式在纳斯达克IPO挂牌,募资额超过3亿美元。其后京东集团在港实现“二次上市”。9月11日,京东数科的科创板IPO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现如今,京东健康赴港上市开启倒计时。
目前,京东旗下业务中仅剩京东物流以及今年刚拆分独立运营的京东工业品尚未有明确的IPO计划,但也在一级市场持续“跑马圈地”。
随着这些业务陆续拆分上市,京东历经数年时间花费培育的独角兽将进入集中收获期。刘强东的资本版图亦将不再局限于电商,而是囊括金融科技、物流、大健康等集于一身的多元生态。
从时间表来看,京东健康赴港上市进程迅速。今年9月27日,京东健康正式向香港联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不到两个月,就完成了聆讯。聆讯完成后,公司和承销商就可以开始一系列的股票发行工作。
业绩方面,2017年至2019年京东健康收入分别为56亿元、82亿元、108亿元。2020年上半年,京东健康的收入达到了88亿元,同比增长76%。经调整后,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1亿元、2.5亿元、3.4亿元和3.7亿元,盈利能力持续增长。
不难发现,今年上半年,京东健康收入实现大幅增长。招股书称,可能是因为疫情导致消费支出普遍下降,公众对健康产品和服务的意识增强以及大量未得到满足的需求,公众对在线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有所增加,药品的需求亦有所增加。
据招股书,京东健康的业务有两部分,一是在线零售药房业务,二是在线医药健康服务,其中在线零售药房业务通过三种模式运营:自营、在线平台及全渠道布局。自营模式主要是指京东大药房;在线平台模式主要是第三方商家入驻。
目前在线零售药房业务是京东健康最重要的收入来源。2017年、2018年、2019年及截至今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产品销售分别占京东健康总收入的88.4%、88.8%、87.0%及87.6%。
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健康的在线电商平台拥有超过9000家第三方商户,平台活跃用户为7250万;2020年上半年,京东健康的日均在线问诊量近9万人次,平台累计用户1.5亿。按2019年收入计,京东健康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医疗健康平台及全国最大的在线零售药房。
股权结构方面,京东集团直接持有京东健康81.04%的股份,预计IPO后京东集团仍将持有不低于50%的股权。
此外,京东健康也拥有一系列明星股东:霸菱亚洲、CPEChinaFund、中金公司和中国人寿则分别持有3.16%、3.16%、2.37%和2.26%的股份。高瓴资本于今年8月完成对京东健康的超8.3亿美元B轮投资,IPO前持有4.49%的股份,为最大机构投资方,高瓴资本首席投资官易诺青担任非执行董事。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某券商前高级副总裁兼互联网首席分析师张孝荣表示,“从增长速度来看,现在是京东健康发展速度的高峰时刻。京东健康分拆比较晚,但上市节奏比较快,推测是想在企业发展最好的时候卖个好价钱。”
正面迎战阿里健康
中国医疗健康支出规模庞大且稳步增长,但中国医疗健康行业仍处于数字化初期阶段。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9年,中国仅有2.4%的药品通过院外在线零售药房分销。在相关政策及技术和新冠疫情的加速下,到2024年,预计数字大健康的市场规模将大幅增长至1.13万亿元;细分行业方面,预计在线零售药房市场规模将达到4560亿元,在线问诊市场将增长至1550亿元,并将成为医疗咨询的主要方式。
嗅觉敏锐的资本早就瞄准了在线医疗这一赛道,早早诞生了阿里健康、百度健康、平安好医生、丁香园等一众巨头。早在2015年,阿里健康就借壳上市,平安好医生也已于2018年赴港上市。目前阿里健康市值近2700亿港元(约348亿美元),平安好医生市值超1200亿港元(约155亿美元)。
目前,京东健康在一级市场的估值已直追竞争对手阿里健康,其在A轮融资完成后的估值为约70亿美元。2020年8月,京东健康宣布获得了高瓴资本8.3亿美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已经高达300亿美元,与阿里健康之间的差距不大。
盈利能力对比来看,京东健康2019年业务收入达108亿元,并已实现盈利。而阿里健康2020财年(截至2020年3月31日)营收为96亿元,亏损1570万元;平安好医生2019年营收50.65亿,亏损18.3亿元。京东健康俨然成为“行业一哥”。
新三板首席分析师诸海滨指出,从业务模式上看,京东健康与阿里健康较为相近,主要以医药零售为主,再拓展至其他环节,发展路径主要是在母公司的流量及供应链优势下,从医药电商出发,再逐步完善互联网医疗的产业布局。而平安好医生不像前两者具备天然的电商基因优势,以提供医疗服务为主,再拓展至其他环节。“这三家公司均在与母公司集团的协同上存在优势。”
毋庸置疑的是,疫情暴露的线下医疗资源不均匀等短板,加速了互联网医疗这片万亿级蓝海市场的开启,医疗健康领域成为不少巨头觊觎的大市场,越多越多的竞争者正争相涌入。
“相比于微医、丁香医生、春雨医生等平台型模式,流量是互联网巨头布局线上医疗的明显优势。不过,如何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解决需触诊或门诊等面对面的诊疗需求,是所有互联网医疗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一位医疗行业分析人士指出。
(作者:张赛男编辑:朱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