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当前,别以“捐赠”噱头发“国难财”。
2月1日晚,有消息称,网友“周周”在微信群涉嫌售卖企业向武汉捐赠的口罩。2月2日凌晨,捐赠方棕润生态建设集团向新京报记者回应称,“周周”是一个微商,公司捐赠的口罩就是从她手上购买的,这些爱心物资已运走并捐赠。目前这个微商售卖口罩应该是普通的个人处理尾货的行为,和捐赠无关。
对此,合肥警方最新回应称,“周周”所称的“政府捐赠库存”,实为“周周”帮助他人采购捐赠物资的余货,非政府受赠物资。对“周周”不当言行,公安机关已对其进行训诫。
看起来,这又是一起消费疫情、“碰瓷”捐赠的搭车行为。不出所料,这一行为迅速引发广泛关注。目前还不知道“周周”的销售行为实际效果如何,但既然口罩如此紧缺,她的“生意”想必不会太坏。
只不过,她的“如意算盘”还是打得太笨拙了。在如愿引起潜在顾客注意的同时,也成功引发了公众的如潮愤怒。“捐赠物资”“武汉”等等字眼,一再刺痛了人们的心,让每一个心存善念的人都焦灼不安。
并不是什么话题都可以拿来作为生意的噱头的,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随便“碰瓷”制造话题的。大疫当前,你可以保持沉默,也可以专注做自己的生意,但绝对不能制造噱头,混淆视听。
一方面,处理口罩尾货本身并无问题,但不能胡乱与捐赠扯上关系。近一段时间以来,围绕口罩各种声音很多,堪称议论纷纷,莫辨真伪,这个时候再拿捐赠口罩说事,明摆着就是在挑事,是在煽动公众情绪,太不足取。
另外,目前疫情防控仍处于紧张时刻,不管是各级各地政府、企业,还是社会个体,都应该往一处使劲儿,齐心协力,共克时艰。滥用捐赠噱头,就是在给抗疫添乱。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疫情的蔓延,社会上各种“小动作”也层出不穷。哄抬物价,一棵白菜居然敢卖60多元的,有之;标价1块多,实际结账每公斤7元的价格欺诈,有之;制造恐慌,引发公众恐慌到超市排长队领口罩的,也有之……这些行为都是在给抗疫添乱,有些甚至涉嫌违法乱纪。
疫情也是一道考题,个体的素质究竟怎么样,企业的市场伦理和社会责任体现在哪里,政府的担当该如何呈现,凡此种种,均应该引起高度注意。无论如何,全面战“疫”的焦点不能模糊,有序抗“疫”的努力不能松劲。
□龙之朱(媒体人)
编辑:王言虎校对: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