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共享经济盈利之道应靠创新而非涨价

原标题:共享经济盈利之道应靠创新而非涨价

一家之言

迄今为止,除了颜色五花八门之外,各共享单车平台仍无能力或无暇顾及对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也折射出背后的VC、PE等风投资本的急功近利之情。

对已经被共享单车培育出出行习惯的消费者来说,近期很容易扫码四顾心茫然。以当前最常见的共享单车红(摩拜)蓝(哈啰)阵营来说,摩拜季卡不打折需近百元,再怎么优惠组合,一年花费也得200多,足够买一辆新车了。哈啰单车月卡、季卡更贵,单次用车(半小时内)从1元到1.5元,客户成本陡增50%;共享电单车花费则更贵。

不仅共享单车在涨价,共享充电宝也在步共享单车大幅涨价的后尘,共享经济正在集体步入“收割期”、“涨价潮”。

最初共享单车群雄并起,制约共享单车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集中体现在“颜色不够用”。随后,多个大城市共享单车“坟场”图片曝出,无人问津的成千上万辆各色单车被废弃的现状触目惊心。再往后,共享单车市场陡然饱和。一个循环下来,不过短短数年,红蓝单车可谓是从商战“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枭雄,背后的各路资本一路投钱“烧”到现在,一直都在等着赚钱的日子,巴不得尽快“收割”,落袋为安。

不过,与共享单车最初提出的“共享降低成本”的出发点相比,企业选择的方式显得有些简单粗暴,直接为最广泛的刚需用户涨价,而非通过广告投放、替各平台导流、提供特色服务等方式赚取费用,来替用户平滑成本。这只能说明,迄今为止,除了颜色五花八门之外,各共享单车平台仍无能力或无暇顾及对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也折射出背后的VC、PE等风投资本的急功近利之情。

共享单车之间的竞争,属于典型的同质化竞争,在初期尽可能多地投放单车抢占市场份额,后期除了加价外别无“盈利”他法。目前来看,共享单车头部平台普遍缺乏创新动力来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反而是涨价“收割”互相攀比,有愈演愈烈之势。如果将用户最终逼向自己购买单车之路,最终恐怕又是一地鸡毛,前期的巨大投入也就白投了。

当初包括共享单车在内的共享经济之所以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就是因为可以用较小的交易成本利用闲置资源。凡有人在,皆有剩余;凡有剩余,皆可共享。这一新经济模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极具操作性和变革性的手段。借助共享经济,还可缓解能源过度消耗带来的环保问题。但现实很骨感,很多共享单车平台随后的操作似乎背离了初心,不仅没能节约资源,反而是消耗与浪费触目惊心,与共享经济的初心背道而驰。与其这样,还不如让社区组织居民捐出废旧自行车,统一修缮改造后投放在各社区治安亭、供居民登记使用的模式更具共享经济特征。

好不容易,共享单车迎来了尘埃落定、玉宇澄清之时,多数重点城市的共享单车市场开始进入有序、规范发展阶段,从信用免押金到APP强制规范停车区域,市政监管部门、用户与平台都希望看到的局面终于来了,可最先跳出来“迎接”用户的却是简单粗暴的“涨价”与全然消失的“优惠”,难免会令当初那些拿出极大热情与开放心态来尝鲜支持共享单车的用户感到心酸,也给历经艰辛、回归正途的共享单车行业发展前景平添了许多不确定性。

□蒋光祥(基金从业者)

相关阅读:
国家网络安全工作要坚持安全可控开放创新并重 危险小视频需全社会共同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