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多地发布清退网贷机构名单 北京"三查"或将影响全局

多地发布清退网贷机构名单北京“三查”或将影响全局

■见习记者单美琪

本报记者朱丹丹北京报道

今年以来,网贷行业持续出清,各地方也不断加快了“清退”的节奏,陆续有宁夏、深圳、云南、上海等八省市和自治区对外公示了网贷机构清退名单。截至7月19日,全国范围内已有428家平台被清退。

记者注意到,随着各地方出清力度的持续加大以及被清退机构数量的增多,其中有不少被清机构并非取缔类和失联类,而是属于仍健康运营状态下自愿退出的。也就是说,在备案、合规的漫长等待中,一些“熬不住”的平台已经有意愿在地方监管部门引导下实现无风险退出。

日前,宁夏发布一则关于取缔18家机构P2P网络借贷业务的通告。该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内部工作人员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曾透露出这些问题要等北京方面完全明确的意思。

此外,网贷天眼研究院负责人李鹏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个别少量地区还未完成“三查”,有分析认为可能是北京朝阳这类网贷机构数量首屈一指的区域进度稍稍落后。

他认为,有可能还是要等北京等网贷机构集中的地区理清所辖机构状况后,才会实质性地推动进程。未来北京“三查”的结论与监管意见将对全局产生深远影响。

北京“三查”或有深远影响

近日,宁夏发布的关于取缔18家机构P2P网络借贷业务的通告引起了业内的关注。

7月3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内部工作人员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些问题北京方面还没有完全明确,不好回答。”随后又补充一句“都是些敏感问题”,委婉地拒绝了接下来的采访。

7月31日,李鹏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各地方网贷机构的“三查”工作已经进入尾声,部分地区早已完成“三查”。但根据近期高规格会议的报道,个别少量地区还未完成“三查”,有分析认为可能是北京朝阳这类网贷机构数量首屈一指的区域进度稍稍落后。

据他分析,目前厦门对于网贷备案的态度较为积极,北京较为中立,其他地区相对消极。但是从此次备案再次延期的消息来看,有可能还是要等北京等网贷机构集中的地区理清所辖机构状况后,才会实质性地推动进程。

“可以说,未来北京‘三查’的结论与监管意见将对全局产生深远影响。”李鹏飞说道。

此外,今年以来,已经陆续有宁夏、深圳、云南、上海、辽宁、四川、山东(济南)、湖南在内的八省市自治区对外公示了网贷机构清退名单,其中深圳、上海两地清退数量占比过半,包含了取缔类、失联类(僵尸类)、自愿退出类。据网贷天眼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9日,全国范围内已有428家平台被清退。

具体省份来看,7月22日,云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在其官网发布了《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市场退出的公示》(第四批),涉及7家P2P平台。截至目前,云南已有67家P2P平台退出了网贷行业。

7月12日,深圳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深圳市第二批40家自愿退出且声明网贷业务已结清的网贷机构名单,同时公布第二批7家失联网贷机构名单。

6月14日,上海金融监管局发布公告,披露了上海市第一批失联类P2P网贷机构,共计99家平台等等,上述情况不胜枚举。记者发现,虽然还有不少省市未公示清退名单,但在引导辖内机构退出的工作进展明显,消失网贷平台除了部分被立案侦查之外,多数还存在被监管“定向指导”清退的。

早前,广州部分网贷平台曾因收到来自区域金融局下发的“自愿退出承诺书”并要求在规定限期内填写提交,而被圈内人士质疑此举为广州正在强制清退网贷平台,后来被媒体证实为,相关部门引导部分有意愿退出以及不合规的平台退出。

上述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也曾对外表示,确实在指导各区摸查平台退出意愿及引导不符合要求的平台实现无风险退出,但不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强制要求所有平台签退出承诺书。

对此,业界分析人士曾指出,不建议网贷行业采取“一刀切”式的管理。金融领域具有高风险属性且涉及广泛,虽然需要更加谨慎的监管,但“一刀切”的方式并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监管部门需要进行有弹性的监管,对于一些合规的平台或者实力比较强的平台,应该助力其更好发展,而非为了规避风险不分优劣一律“乱棍打死”。

P2P未被列入

某些地方监管

日前,中国第一部地方金融监管法规《天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颁布,该条例已于7月1日起执行。资料显示,该条例的立法起草工作于2015年底启动,历经近四年的广泛调研、科学论证和修改完善。

另外,2015年之后,山东省、河北省和四川省也先后颁布了相应的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已发布的地方金融监管条例或征求意见来看,P2P等与互联网金融有关的新兴业态并未被列入监管范围内。

另一方面,当前多数银行与网贷机构的资金存管业务也在逐渐收缩,也有窗口指导不再做此类业务。据统计,45家管存银行白名单中全量业务上线的只有34家。

“银行起初纷纷投入到存管业务中,是基于行业不断扩增的良好预期之下的,但是在雷潮之后,这个预期在不断下调。”李鹏飞分析认为,商业利益的“不划算”,以及对存管业务前景预期的变化,是多家存管行宣布终止业务的核心原因。

他还指出,随着网贷行业交易规模的逐步收缩、清退工作的进行,不排除会有更多的银行基于对市场“蛋糕”缩小的预期,逐步缩减业务规模,减少对存管业务资金以及人员的投入,甚至退出存管业务。

“从今年3月的团贷网开始,每个月都有平台爆雷。”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嘉宁对记者坦言,“地方也会在事情变得无法收拾的场面之前开始收紧网贷业务,至少要保证当地经济的稳定。比如杭州等网贷平台较多的地区,行动会更加迅速。”

来自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浙江正常运营网贷平台数量已从2018年6月底的308家大幅锐减至2019年6月底的51家,其中应监管要求而清退的P2P平台至少有14家。

“以国外经验来看,存在类似我国网贷行业都是很边缘化的业态,没有国内的影响力这么大,从2015年网贷行业的野蛮生长开始,到2018年中期集中爆雷发生之后。地方对网贷的态度更多的是谨慎,把该清退的清掉。”陈嘉宁补充道。

“业内传来传去都是很悲观的消息,在高层还没有发布任何讯息之前,似乎‘没消息’更是‘好消息’。”一位P2P从业人员对记者说,“因为无论是市场还是监管层的态度都不是很乐观,自己已经开始考虑离开这个(网贷)行业了。”

相关阅读:
上市9年首次亏损 好未来遭遇转型“阵痛”? 小红书突遭下架 内容变现“生死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