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Libra背后的美元霸权延续

Libra背后的美元霸权延续

Libra背后的美元霸权延续

翁一

历时两天的Libra区块链网络计划(下称“Libra”)项目二次听证会落下帷幕。与国内舆论普遍认为美国各界意在打压、抑制Libra不同的是,听证会没有给出针对Libra项目本身实质性的阻止其研发的意见,对数字加密货币的趋势更是给予了空前的肯定,倾向于接受并保护创新,为数字加密货币的探索与尝试保驾护航。正如主持听证会的重量级人物、众议院金融委员会副主席麦克亨利(Patrick McHenry)致开幕词时所言,华盛顿必须避免成为扼杀创新的地方,不能因为我们暂时无法理解技术创新,就选择禁止。

结合上一次听证会,可以得出如下三个宏观层面的结论:其一,促使美国当局监管者进一步了解区块链技术以及数字加密货币行业,对于制定未来监管政策和法律法规有促进作用;其二,进一步地让加密数字货币行业进入到全球视野,引起全球更多的个人、机构以及媒体的关注,甚至引发全人类的思考;其三,给予其他国家参考意义,数字加密货币因其特性,全球监管尚处于真空地带,此次听证会可以带给其他国家在监管方面的参考。

Libra与美元霸主地位

抛开宏观,着眼实质,两次听证会无不彰显数字加密货币领域的美国利益。美国直言不讳地宣誓了其引领全球数字加密货币的勃勃雄心。我们知道,Libra与以理念为驱动的一代数字货币比特币和以技术为驱动的以太坊等二代数字货币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锚定于非单一货币(比特币、以太坊不与货币挂钩),而是与一篮子货币整体挂钩,在此基础之上,以Facebook、基金会其他成员以及区块链自身技术的信用作背书,形成能够在全球自由流动、价值稳定的数字货币,重塑全球支付体系,并最终将自身打造成无国界全球货币。可见,Libra是以稳定法币为突破口,其稳定性要远远高于传统意义上的数字货币。尽管声称将与一篮子主权货币挂钩,但在短期内,其一半储备金将来自于美元,也就是说,Libra的稳定性有一半来源于美元,可见,项目本身与美国在维护美元全球领导地位上别无二致。

美国之所以如此重视Libra,与Libra对业态的重构乃至美元货币霸权主导地位有着莫大关系。具体言之,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Libra是基于Facebook社交帝国强大的用户基数和社交生态,凭借紧密贴近真实生活的应用场景和跨文化、跨种族、跨国界的全球化信息,承担起移动支付功能。其次,Libra如果成功将对原来支撑国际银行体系之间业务往来的主要框架SWIFT和BIS体系构成重大冲击。再次,Libra将部分承担起全球各大央行的监管功能,同时,取代银行转账、汇兑等传统支付结算业务。最后,Libra将支付和金融有机整合起来之后,对全球互联网和数字加密货币生态具有重构作用。

由此可见,Libra的驱动力来自于以Facebook逾20亿用户的社交平台和应用场景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个挑战原来以主权为边界、以央行为货币管理当局的既有框架。它继承了前两代数字加密货币跨越国境、超越主权的特征。如果Libra能够在2020年如期上市,从理论上讲,货币将因为它的横空出世而被重新定义。届时,世界将开始出现与传统主权货币并存的“超主权货币”,确切讲是“超主权数字货币”。世界货币体系也将因Libra的出现发生改变,过去以美元为主、其他主权货币为辅的主权货币或者说法币(FiatMoney)“一统江湖”的局面将逐步消解,取而代之的是由主权货币和超主权货币并立的“双雄争霸”格局。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可能。鉴于Libra一半储备金将来自于美元,而美元自二战以来一直维持国际主导地位,那么,Libra的这种超越主权性质依然是建构在“美元霸权”的基础之上。

Libra的横空出世可视其为美国自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美元主导全球经济在数字加密货币时代的延续,在此,我们真实地看到了美国在数字加密货币领域的国家利益。

“开明监管”,迎接数字加密货币时代

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表示:Libra被重视与过去多年的全球美元化进程分不开。目前的强势货币是美元,说强币侵蚀弱币,其实就是美元侵蚀其他货币。从弱币国来看,因为宏观调控搞得不好,通货膨胀率太高,就容易出现美元化。很多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美元化现象。周小川指出,Libra不仅会对传统业务和支付系统的冲击,它企图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想法,代表了未来可能出现一种全球化货币的趋势,这是一种类似SDR(特别提款权)变种的替代方案。

行文至此,基本可以断定,Libra是数字加密货币时代以创新为表、维护美国国家利益为里的产物,即便国会没有通过Libra或者项目本身失败,也会有由其他美国互联网巨头主导的区块链网络计划,归根结底,牢牢把握数字加密货币主导权系美国国家利益之所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面对美国互联网巨头在数字加密货币领域咄咄逼人之势,中国互联网巨头和中国政府该作何反应?我们应该已经注意到,Libra的重头戏之一是瞄准了跨境业务,一旦涉及跨境业务,汇率风险、洗钱、恐怖融资等种种问题便应运而生。按照中国政府以往的运作逻辑,只要涉及风险,便会一刀切喊停。在此,笔者呼吁有关部门不妨学习美国经验,开启“开明监管”。Libra正式发布时间是2020年上半年,Facebook在今年6月公布计划,这近一年的时间就是为了与立法者、监管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磋商,相互试探,相互博弈,测试边界,为新的技术开拓市场空间和法律空间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促使监管者逐步调适监管政策,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在此,有必要引入监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概念。此概念由英国政府于2015年率先提出。按照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的定义,“监管沙盒”是一个“安全空间”,在此安全空间内,金融科技企业可以测试其创新的金融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而不用在相关活动碰到问题时立即受到监管规则的约束。直白地讲,监管者在保护消费者/投资者权益、严防风险外溢的前提下,通过主动合理地放宽监管规定,减少金融科技创新的规则障碍,鼓励更多的创新方案积极主动地由想法变成现实,在此过程中,能够实现金融科技创新与有效管控风险的双赢局面。

如果说“开明监管”、“监管沙盒”尚停留在技术层面,从观念上突破根深蒂固的管制思维则属于秉要执本的道的层面。目前,数字加密货币几成不可逆之大势,争取时间乃第一要务,中国应该鼓励国内区块链高科技公司、科技巨头投身其间。事实上,国内已建立了完整的移动支付体系,并且在区块链技术层面有着雄厚的积累,一切都是箭在弦上。

终极而言,Libra的监管问题乃至数字加密货币的发展问题,并不单纯是一个技术问题,它是一个经济问题。天下大势,浩浩荡荡。数字加密货币时代已然来临,与其等待、观望、错失良机,不如开启“开明监管”,主动迎战。

(作者系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阅读:
消息称孙宇晨已被边控 王小川微博贴出“边控”百科 骗子烧不尽,宇晨吹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