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四通八达”,猎聘拓宽人才招聘战略版图

“四通八达”,猎聘拓宽人才招聘战略版图

荀诗林

“四通八达,可能是用来形容我们猎聘八周年战略最好的一个形容词。”猎聘副总裁胡海峰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这样说。

今年是猎聘成立八周年,也是猎聘上市后的第一年。在这样一个对于猎聘来说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胡海峰表示,猎聘将会对公司的品牌和组织进行升级,从原来的只有猎聘一个品牌,升级成为猎聘、CGL、校招以及乐班班等四大品牌,从而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用户以及合作伙伴。

“猎聘是为求职者提供了从校园到职场、从求职到在职的一系列的服务生态,希望我们的用户能更加顺利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胡海峰说。

对于猎聘来说,猎聘成立八周年的系列举措就是为了实现这一愿景而努力,这次变动中,猎聘仍将继续专注于中高端人才求职招聘市场,主要是帮助年薪十万以上的用户,但并不是绝对的头部用户。猎聘CEO戴科彬在之前也曾经表述过:“真正高端的猎头其实并不多,这个行业里面大部分猎头是‘猎腰’。”胡海峰对这个说法表示赞同。

而除了猎聘这个已有的品牌之外,CGL就是专注于为高端人才提供猎头服务的品牌,这在猎聘八周年之时将会是一个新的突破点。另外,猎聘还会选择进入校园招聘领域,服务于应届生,以及大学生的实习,而乐班班则是为求职者提供在职雇员的服务。

从一个品牌到四个品牌的演变,猎聘逐步完成其在招聘全领域的生态布局。

根据胡海峰的表述,招聘从1997年开始就已经有了,而猎聘是在2011年才进入这个市场,是这个领域的后来者。在当时,猎聘发现招聘仍处于第一阶段,其实就是将信息在线化,实现招聘信息和求职信息在互联网上的对称。然而,在中高端人才市场服务这一块,其实还是以传统的线下猎头为主体。也就是说,这仍然是一个不标准的服务,是一个极其分散的需求和服务。

基于这样一种考虑,猎聘将企业、猎头和用户,即BHC三端放到了平台之上,将非标准化的服务产品标准化,这是在整个招聘行业首创的模式。

胡海峰表示,猎聘将企业需求方、猎头以及用户的身份在互联网上呈现出来,而当这些信息并不是标准化的时候,猎聘所做的就是将供需双方的诉求进行最优化匹配,将其中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并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2014年,当时大数据还不火的时候,我们就从美国请来相关专家进行相关的研究。”胡海峰这样表示。对于猎聘来说,选择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全流程的招聘服务升级已经研究一段时间了。在大数据方面的建模和平台建设方面,猎聘都有很多的积累。猎聘自2015年推出首个招聘O2O产品“面试快”后,通过为企业客户提供闭环服务实现客户价值。仅在2017年,猎聘相继推出了三款人工智能产品:简历透镜、职位智能评估和伯乐机器人。

猎聘CEO戴科彬此前也曾表示,大数据和AI是招聘行业最有前景的发展方向,也是整个时代的发展趋势。他表示,在未来五年内,猎聘将通过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探索,进一步提升招聘效率,丰富招聘生态。

胡海峰补充道:“我们做了一个基于大数据和算法技术的服务平台,可以把找候选人的服务做成在线化,只要在线发起需求,猎聘平台上的几千家猎头公司的顾问根据过往的交互行为数据,考虑如何更好匹配,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再去不断地记录和评价一些数据,让这个过程变得更有效率,成本更低,以及为下一次服务能够提供更好的参数。”

今年3月28日,猎聘发布了2018年全年财报,这也是猎聘自2018年6月上市以来发布的首份全年财报。

财报显示,猎聘2018年全年营收12.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6%;毛利9.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5%;经调整归母全年净利润1.033亿元人民币,同比2017年增长471%。猎聘研发投入逐年增加,2018年研发投入1.38亿元人民币,占营收的比重达11.3%。

从猎聘去年财报数据来看,整体营收和利润都在保持增长,而在研发上持续投入,押注大数据和AI,以希望赋能猎聘未来的整体业务。戴科彬还在财报会中强调,2019年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人工智能的推荐能力,让个人用户获得更优质的职业服务。

胡海峰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还表示,同以往相比,现在年轻人的求职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胡海峰说,根据猎聘的数据显示,超过30%的年轻人找到的工作都是不合适的,以至于很多应届生选择毕业后先不就业。如今,知识更新周期比较快,一年,甚至半年就会改变。而且,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校园里掌握的专业课知识,同进入职场后所需要的技能,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都是当下年轻人求职所遇到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胡海峰为年轻人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需要有高效的学习能力,尽量在短时间内掌握职场技能;二是要学会协同,学会同其他人一起来更高效地完成工作。只有这样,年轻人才能更好适应现代的求职环境,提升自我。

相关阅读:
快手副总裁岳富涛 快手分配给用户的私域流量超30% 未获游戏版号股价已遭爆炒 电魂网络“妖股”路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