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苏宁为何比腾讯、永辉更“爱”家乐福

苏宁为何比腾讯、永辉更“爱”家乐福

乐琰

近日,关于苏宁拟以48亿元拿下家乐福中国控股权的重磅消息在业界“炸开了锅”。关于家乐福中国区业务要卖的传闻由来已久,然而苏宁“取代”腾讯和永辉成为“接盘侠”还是不免让人有些意外。

在笔者看来,这背后自有各方的缘由。

先说家乐福为什么要卖。尽管家乐福一直强调会长足发展中国市场业务,但毕竟在商言商,家乐福是一家非常讲究绩效的企业,根据笔者的了解,该公司一贯的做法就是——如果在一个区域市场的业绩下滑,且无法在这一市场排到前三名时,就会考虑适当退出。

激烈的竞争之下,家乐福中国区的业务近年发展并不十分顺利。公开信息显示,2009年,家乐福在中国内地市场的销售额首次被大润发超越;2010年,门店数量又被沃尔玛赶上;从2012年开始,家乐福中国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

苏宁公告显示,家乐福中国2018年营业收入约为299.58亿元,同比下滑7.6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为5.78亿元,而2017年亏损高达10.99亿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家乐福中国的负债总额达到137.88亿元,资产总额为115.42亿元。

据了解,家乐福中国账面净资产为负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线下零售业态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家乐福中国虽然积极地应对,但仍不得不面对阶段性的经营亏损。

而把中国区业务控股权卖给苏宁,家乐福在财务绩效上是有所得的。

但让业界一直存疑的是,明明是腾讯和永辉联手先战略投资了家乐福中国业务,为何此番控股权却花落苏宁?

在笔者看来,这里的商业逻辑其实很明显。腾讯一贯使用的是“去中心化”,因此对于合作伙伴采取的是开放式合作,这给了合作者很大的自由度,从永辉与腾讯的合作就可见一斑,然而这也使得合作双方的关系和业绩捆绑并不明显。永辉目前在大举扩张阶段,其自身的现金流还不足以宽裕到收购家乐福中国业务的控股权,更关键的是,永辉也和家乐福一样,非常看重财务绩效。根据财报,2018年全年,永辉超市实现营收705.1亿元,同比增长20.35%,按照家乐福中国区目前的业绩来看,永辉如果联合腾讯去控股家乐福中国业务,财务上并不会好看。而且从业态整合来看,永辉目前正大力发展生鲜板块,这也并非是家乐福最擅长的,所以永辉并没有十分的必要去斥资收购家乐福中国业务控股权。

反观苏宁就不一样了。首先苏宁“财大气粗”,拿出48亿元并不太困难,而且由于家乐福中国的负债总额达到137.88亿元,因此48亿元这个价格算是比较划算的。

更为重要的是,家乐福的快消品和鲜食供应链是苏宁目前非常需要的板块。在苏宁的商超板块,目前苏宁自身有生鲜超、市苏宁小店、迪亚天天折扣业态等,这些都以中小型门店为主,相对而言,大卖场这样的业态是缺乏的,此番将家乐福业态加入后,苏宁的业态就覆盖到大、中、小零售实体店,互相之间可以形成互补。苏宁目前线下超过6000家苏宁小店可与家乐福门店联合互动,完善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

当然,非常根本的作用就是供应链支持,尽管这几年家乐福中国区业务遭遇各种竞争压力,但其多年来积累下的商品管理和供应链资源是非常专业的,这也是苏宁迫切需要的后台运作支持。

综上所述,家乐福对永辉的互补性要明显弱于苏宁,而苏宁更需要家乐福,因此在“不差钱”的前提下,苏宁为了发展更多线下消费场景,补全业态和强化后台供应链,只有完善整体业务线,才能让苏宁保持持续竞争力。更何况苏宁此前曾经收购迪亚天天,而迪亚天天也一度与家乐福有过关联,这次苏宁拿下家乐福中国控股权事宜也就纯属“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

至于家乐福中国市场的门店未来会如何发展,苏宁要怎样整合,笔者认为可以参考华润收编TESCO的模式,让被收购或被控股的外资零售品牌逐步本土化或许是大方向。

相关阅读:
视频平台 进入亿级会员时代 亚马逊美容店开业!但普通消费者可能用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