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斯达克
授予瑞幸上市证书
作者:许超
瑞幸咖啡今日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市场,交易代码LK,IPO发行价定于17美元/股,位于定价区间的上端。总发行规模扩张至3300万股,募资5.61亿美元,公司市值也达到42亿美元。
自发布招股书以来,瑞幸咖啡受到资本市场热捧:公司本周三提前关闭账簿,比原计划提早一天;IFR Asia报道称公司已获得足额认购。而从发布招股书到正式上市,公司仅仅花费25天,相对于去年以来上市的中概公司,这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录,此前最快纪录是拼多多的27天。
公司42亿美元的市值也在创造纪录。Renaissance Capital负责人Kathleen Smith指出,“自1999-2000年互联网泡沫以来,还没有一家公司在成立不到两年就取得30亿美元的公开估值。”
公司估值经历快速膨胀。自2017年6月成立以来,公司一共进行三轮融资,总共融资5.5亿美元。其中大钲资本、愉悦资本是前两轮的主要投资方,贝莱德是最后一轮的主要投资方。参考2018年11月最后一轮融资数据,当时瑞幸咖啡获投后的估值仅为29亿美元,这意味公司估值在短短的10个月时间内估值了增长300%。
但公司估值与其主要竞争者星巴克相比依然有巨大的差距:瑞幸IPO价格范围令该公司的估值在其2021年预期盈利的9至10.2倍。这不到星巴克估值的一半,后者市盈率以同一年预估利润计算达到了22.5倍;瑞幸估值也不及Dunkin’ Brands Group,后者市盈率在21.3倍;而海峡对岸的85°C面包和咖啡连锁店的母公司美食-KY在台北的市盈率为13.7倍。
招股书显示,神州租车创始人陆正耀持有瑞幸咖啡30.53%,为第一大股东;瑞幸咖啡CEO钱治亚持股份额为19.68%,其他为机构投资者。
星巴克挑战者
近年来,瑞幸咖啡一直被认为是星巴克在中国最有力挑战者。
公司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末,以旗下门店数量和去年全年出售咖啡杯数计算,瑞幸是中国第二大也是增长最快的咖啡运营商。公司扩张速度同样惊人。截至今年3月末的18个月内,瑞幸旗下门店从北京的一家试点店扩大至2370家100%持有店,遍布中国28个城市,期间累计交易客户超过1680万,去年全年的客户复购率超过54%。
值得注意的是,瑞幸旗下门店共分快取店、悠享店和外卖厨房三类,其中快取店就占了 2163家。这意味着瑞幸90%以上的门店是快取店,用户通过APP点一杯咖啡或一份轻食,自己下楼到店取货,不需要承担外卖成本,这才是瑞幸“快取店”咖啡模式上的精髓。
公司在今年1月披露数据显示,消费者对于“快取”接受程度较高,自提比例从 2018年年初的 35%提升至61%。
瑞幸的目标是,到2019年末,成为以门店数量计中国最大的咖啡网络,超越美国对标对手星巴克。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书)
“流血上市”
但快速扩张的同时,公司“烧钱”状态仍在继续,巨额亏损仍在继续,但亏损率近期出现了降低。
2017年,瑞幸经营亏损逾5600万元;2018年全年亏损约16亿元;今年一季度,瑞星咖啡继续亏损状态,经营亏损录得5.3亿元。2018年第一至第四季度,瑞幸咖啡的经营亏损率分别为966%、283%、201%和138%,2019年第一季度的经营亏损率进一步收窄至110%。
公司的获客成本则在下跌。数据显示,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的总用户数为1687万,获取新客的成本从去年同期的103.5元降低到16.9元。但它的用户增长率随着规模变大而放缓,2018年第四季度,瑞幸咖啡的新增用户为650万人,2019年第一季度,新增用户为430万人。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书)
彭博社曾在上周末发表了一篇观点文章称,从4月发布的286页IPO招股书中,无法确定瑞幸咖啡属于科技初创公司还是像星巴克一样传统的餐饮企业。招股书内的“咖啡”字样出现了278次,同时“App”及其功能的字样出现了51次,“科技”和“网络”字样各出现了79次。
上述文章发现,去年瑞幸咖啡的营收为8.41亿元(约合1250万美元),但包括材料、店面租金和管理费用等的运营开支是收入的三倍至24亿元人民币,营销成本为7.46亿元,同样侵蚀了利润。为了得到卖咖啡收入的100元,不算租金和基本开销也需要花费152元来生产和销售。因此,瑞幸咖啡看上去更像是一家科技公司,而不是食品与饮料企业。
上文提到的美股研投网站Investorplace.com也认为,扩张速度过快可能是一大风险。一方面,快速扩张得以实现是利用了深度促销策略,如果取消补贴可能会减少销量;相当于每15小时就新开一家店面的速度也可能制造管理难题。同时,瑞幸咖啡寄希望于中国消费者行为的改变,也可能面临挑战,中国作为饮茶大国,人均每年的咖啡消费量远远低于饮茶的需求。
而瑞幸咖啡似乎对亏损扩大并不担心。公司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郭谨一曾在去年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瑞幸并不关注短期内的盈利能力,公司将继续向新客户提供大幅折扣,并试图从老牌咖啡企业那里获得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