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水滴筹母公司水滴公司于近日完成B轮融资,总融资金额近5亿人民币。本轮融资由腾讯领投,高榕资本、IDG资本、蓝驰创投、创新工场、DST Global创始人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原腾讯电商控股公司CEO吴宵光等知名投资人跟投。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水滴公司的知名度远不如水滴筹高,水滴筹的名字会时不时的出现在朋友圈中,那里有各种十万火急的重病患者需要救助,在水滴筹的官网主页上我们也能看到:生病急用钱,快用水滴筹的宣传语。
“让广大中国家庭病有所医”是水滴筹对外宣传的公司愿景,而水滴筹的实现方式是通过互联网筹款的方式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实现医疗救助,这种汇聚爱心帮助他人的行为本身值得肯定,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也是问题众多。
商业利益和公益之间的权衡
除了水滴筹之外,水滴公司还有水滴互助和水滴保两个产品,前者是类似类似于虚拟社区,用户缴纳费用后成为社区一员,参与成员中如果有人遇到重疾,通过相关审核之后,社区就会利用其他成员缴纳的费用对患病者予以帮助。而水滴保则是互联网保险平台,平台通过和保险公司对接,以互联网传播形式为用户推荐健康险产品。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水滴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水滴筹似乎偏重公益,而水滴互助和水滴保似乎商业味道更重。其实水滴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其原始的商业目的和其他公司一样,就是盈利,否则投资人没有道理投入大量资金让别人替自己做公益。
从水滴投资人的视角,我们可能会看的更加清楚。
水滴公司多轮投资方、腾讯投资并购部董事总经理余海洋向外界表示:“腾讯投资秉承行业精研的投资思路,看好互联网健康险领域的市场潜力。水滴创业团队很有战斗力,学习能力强、组织进化快,在中国三、四、五线城市的健康险市场展现出了行业领军者的实力。”腾讯投资看中的是水滴团队在健康险市场所表现出的战斗力。
水滴筹为保险业务搭建流量+场景生态
水滴公司目前打造了适应自身业务发展的三条产品线,水滴筹、水滴互助和水滴保。有人形象地将这三条产品线比喻为三级火箭,其中水滴筹是网络大病筹款平台;水滴互助是交9元成为互助会员,并形成互助保障池;水滴保是承接更广保障范围和更高保额的保险需求的保险平台。
水滴筹作为重大疾病的场景,通过公益的形式在互联网中获取了流量,帮助水滴互助提供了场景流量入口,水滴互助则是通过互助社群的形式承接流量并做留存和转化,水滴保则是水滴公司商业目的的最终呈现形式,也是目前水滴主要的盈利方式。
这种看似逻辑严密的商业模式不得不让人叹服,但是回过头想一下,最初参与水滴筹的众多爱心人士,他们的爱心应该被放在三级火箭中的哪一级呢?
作为水滴公司的创始人,沈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水滴切入市场的时候,做过一个市场调研,发现保险每年的增量都很大,年均保持50%以上的增长。再看人口结构树,80后90后这一代人,正在成为上有老下有小的养家的中坚力量。围绕80后90后去做互联网保险,做性价比,做全民生意,通过互联网渠道去变革产品渠道,潜力更大。
地推铁军给水滴筹催熟
用互联网的模式打通贫困患者和捐助者之间的信息通道,让更多的爱心捐款直达请求帮助的患者家属手中,这种公益模式本身没有问题,公益+互联网也让捐助更加高效。但财经网也了解到,水滴筹和其他一些类似平台,正在用地推的形式,让这种公益形式有更多的参与者。地推这种获客形式用在其他互联网商业模式中没有问题,但是用在公益活动中,特别是针对病患者的公益活动,使用地推方式并不妥当。
湖北某医院神经外科护士刘敏告诉财经网,医院对于水滴筹地推人员的工作方式已经非常不满。这些地推工作人员不分时段,不分科室的给每个住院患者推销水滴筹业务,这种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
“他们的人经常是一帮人进入病房,围着患者介绍他们的业务,也不管患者的家庭经济情况是不是困难,就让你参加,而且把宣传单放的哪里都是”,刘敏对于水滴筹在医院住院部这种地推行为非常反感。
水滴筹采用地推模式进行获客的行为并不奇怪,其创始人沈鹏就来自于拥有地推铁军的美团。资料显示,沈鹏大学还未毕业便加入刚刚创办的美团,成为美团排名前10的员工,并率领团队开辟天津美团团购业务。
水滴筹作为一个为家庭贫困患者筹集医疗款的平台,理应将众人的爱心汇集给最需要的人,但水滴筹的地推人员却像完成KPI一样在线下获客,这种模式有可能会让水滴筹迅速积累大量的求助信息和流量,但是这与慈善和公益的初心显然背道而驰。
虚假救助信息伤害了谁
去年,曾有媒体报道,有记者以“身患畸胎瘤急需救助,大家帮帮我!”为标题,在水滴筹、轻松筹两家平台上,发起筹款个人求助项目。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病情、所住医院、医疗花费、目标金额等信息之后,平台自动生成求助故事,后台显示已成功发起筹款。记者将链接转发给部分好友后,就可以正常捐款,而此时证明材料处显示,材料正在审核中。
如此审核方式,除了让一些本不该受到救助的患者得到善款之外,也让善款成为一些黑产从业者眼中的肥肉。财经网发现,目前在网络上的确有大量不良商家兜售虚假诊断证明,笔者在转转平台就发现有专门售卖医院诊断证明的商户,如果这些资料被黑产者利用,捐助者的爱心也就成为不当获利者的赚钱工具。
北京费岚律师事务所的王振坤律师表示,通过虚构的信息,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包括使用虚假材料筹款,已经构成诈骗的犯罪要素。如果相关平台未尽到审查义务,导致利用虚假信息筹款情况存在,平台则具有民事赔偿责任,有义务返还受骗者捐赠的资金。对于伪造病历者,也触犯了我国刑法,《刑法》规定:对于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对于求助信息的审核,作为平台方有不可推卸的义务,捐助者显然没有审核患者资料的能力和义务,如果类似家境优越或是已经购买了相应商业保险的患者通过了审核,一方面是对于需要帮助患者的不公,此外,更重要的是伤害到了众多心中还存有爱的捐助者。
一位长期从事慈善事业的捐助者告诉财经网,慈善和商业之间应该有天然的屏障,公益属性和商业属性天然就是不匹配的,如果怀着商业目的去做公益,早晚有一天会陷入利益的漩涡中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