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种类的恐龙耐寒它们住在北极附近通过冬眠挺过极寒时期(Image: Nobu Tamara, Wikimedia Commons)
据参考消息网:《日本经济新闻》4月16日报道,恐龙灭绝是地球史上的巨大谜题。恐龙因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地球变冷而灭绝,这种常识已经过时。似乎有些种类的恐龙耐寒,它们住在北极附近,通过冬眠得以挺过极寒时期。要解开谜题,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体温”。
恐龙是恒温动物,保持体温的能力较强。2022年,引领恐龙研究的美国耶鲁大学发表论文,颠覆了寒冷导致恐龙灭绝的常识。据称,恐龙曾像企鹅和北极熊那样,即使在寒冷地区也能维持体温。
研究者此前的普遍看法是,恐龙生活的中生代距今约2.5亿至6600万年前,当时地球非常温暖,冰川一度消失。当时的恐龙没有必要具备抗寒能力,是像蜥蜴一样不擅长保持体温的变温动物。
研究团队从残留在恐龙骨骼内的代谢物开始调查,发现了改变定论的结果。
代谢旺盛的动物体内会积存大量代谢物。以此为线索,研究人员发现,初期恐龙和翼龙的多数种类像现在的鸟类一样,在体内制造了大量热量。
鸟类体温高,猫头鹰等多数鸟类体温可达40至42摄氏度。现在任职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亚斯米娜·威曼是该论文的执笔者,指出“恐龙在寒冷地区也能保持体温”。
距今约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大量微粒遮蔽了阳光,地球变冷导致恐龙立即灭绝,这是科学家一直以来的推测。但若恐龙耐寒,则另当别论。
恐龙有可能像现在北海道的棕熊和西伯利亚的花栗鼠一样,通过冬眠来熬过了寒冷。美国阿拉斯加大学2021年发表论文指出,对在阿拉斯加发现的纤角龙科等化石的研究结果显示,白垩纪时期该地区冬季平均气温为零下2摄氏度,与如今北海道12月的气温相同。
这些恐龙体型较小,很难想象它们会像每年迁徙3000公里寻觅丰草的非洲牛羚一样,每年迁徙数千公里到温暖的南方过冬。
研究人员对过去30年出现的化石进行调查,也发现了恐龙幼体化石。最近的研究成果显示,恐龙从产卵到孵化最多要花半年时间。
对于生物而言,体内热量的调节是生命线。恐龙体型庞大,难以散热。也有些种类的恐龙在天气炎热之际通过鼻腔血管和皮肤细孔散热。它们对严寒有较高的适应能力。
恐龙利用自身维持体温的能力,将活动范围扩大到了北极附近。阿拉斯加大学在北纬82度的地点发现了食草恐龙过冬的痕迹。北纬82度距离现在北极熊生活的格陵兰岛北端较近,在靠动物毛皮御寒的因纽特人居住的地区以北。羽毛也有利于恐龙保持体温。
为什么恐龙曾在极地生活呢?即使现在,地球上的3000万种生物有八成居住在热带,居住在北冰洋沿岸等寒带地区的生物仅占1%至2%。部分恐龙可能是为了躲避竞争而迁往极地。可以认为,小行星撞击地球带来了冲击和火灾,有些地区可能受到的影响较小,这有利于恐龙存活下来。
地球变冷导致食物减少,这也是研究人员的推测。探究其影响的关键似乎也在于恐龙体温。印度的物理研究所等2020年发表的论文指出,白垩纪时期的部分蜥脚亚目可能体温变低。
生物卵壳所含碳和氧的同位素比例与母体体温有关。研究团队对恐龙蛋化石进行研究,估测当时的恐龙体温最低为29摄氏度。现代哺乳类动物体温大多在35摄氏度以上,两者差距较大。如果体温下降,则消耗热量减少。筑波大学助理教授田中康平指出:“恐龙可能借此节省了食物。”
生物遵循适者生存法则。地球周期性变冷使人类体验过忍饥挨饿,人类因此形成了消耗热量较少的体质。据称,这也是现在肥胖和糖尿病的诱因。
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小行星撞击地球后,恐龙也曾存活过一段时间。”在中生代前半段的三叠纪末,火山喷发等导致地球变冷,大量生物灭绝。也有推测称,在这一时期初期,恐龙也熬过严寒生存下来。
那么,为什么恐龙灭绝了呢?
一个假说是,恐龙与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之间产生竞争。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后,恐龙数量减少,在繁殖方面落后。还有假说是,强酸雨导致植物枯萎,食草恐龙失去食物。继体温之后,如果能逐渐弄清恐龙的食物和生殖等情况,我们可能会离真相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