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探索 > 正文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乐平博士研究小组发现新型太阳日冕雨沿着开放的磁结构形成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乐平博士研究小组发现新型太阳日冕雨沿着开放的磁结构形成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乐平博士研究小组发现新型太阳日冕雨沿着开放的磁结构形成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乐平博士研究小组发现新型太阳日冕雨沿着开放的磁结构形成

据cnBeta:雨是地球上的一种常见现象。在太阳上也有一个类似的现象,叫做日冕雨。它与日冕的加热和磁场有关,并在热的、脆弱的日冕和冷的、密集的色球层之间的质量循环中起着基本作用。日冕雨通常发生在炽热后的环路和非炽热活动区的日冕环路。

它通常被分为两类:耀斑驱动的和静止的日冕雨,取决于它与耀斑的关系。这两种日冕雨都是沿着磁封闭的结构形成的。

最近,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乐平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一种新型的日冕雨沿着开放的磁结构形成,并远离磁封闭区域。自2018年以来他们发布了一系列研究,其中最新的论文于4月1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在这种形成机制中,较高层次的开放结构与较低层次的封闭环路重新连接,在前者中形成一个磁倾角。磁浸周围的等离子体汇聚到磁浸中,导致磁浸中的等离子体密度增加。密度的增加触发了热不稳定性。倾角处的热日冕等离子体的冷却和凝结由此发生。冷凝物作为日冕雨落向太阳表面。

在重联和凝结过程中没有检测到耀斑。因此,这种新型的日冕雨属于静止的日冕雨范畴。沿开放结构形成的静止日冕雨与耀斑后环路中耀斑驱动的日冕雨以及和发生在封闭环路中的非耀斑活动区环路中的静止日冕雨有很大不同。

研究人员发现,从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日地关系观测站(STEREO A(B))的东(西)缘上方观察到的重联凝结事件,发生在太阳动力学观测站(SDO)的盘面上。所提出的这一事件对于理解太阳大气中凝结物形成的全貌非常重要,综合观测为分析这种类型的日冕凝结物事件带来了非常有趣的手段。

相关阅读:
美国宇航局筹划下一代航天器Interstellar Probe(星际探测者) 将深入更远的星际空间 天箭座PN G054.2-03.4项链星云 1万年前老化恒星吞噬较小同伴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