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最高检:强化“一案双查”,及时追捕追诉涉毒洗钱漏罪漏犯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6月25日,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会获悉,一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涉毒洗钱犯罪1025件1212人。

2023年7月,最高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大涉毒资产查处力度的通知》,指导各地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加大涉毒资产查处力度,对毒品犯罪“打财断血”。

最高检重大犯罪检察厅厅长元明表示,涉毒资产查处是惩治毒品犯罪的重要内容,如果对涉毒资产查处不到位,直接影响禁毒工作成效和反洗钱工作大局。

元明介绍,一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涉毒洗钱犯罪1025件1212人,起诉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47件67人,对毒品犯罪中的涉毒资产提出明确的处置意见。如四川省检察机关办理的王某福等人贩卖、制造毒品、洗钱案,检察机关将涉案现金1282余万元、住宅13套、银行存款541万余元、保险金601万余元、汽车11辆等认定为涉毒资产,法庭审理后依法予以没收。

据介绍,检察机关对毒品犯罪案件强化“一案双查”,审查是否存在洗钱犯罪线索,及时追捕追诉涉毒洗钱漏罪漏犯。特别是自洗钱行为入罪后,检察机关严厉打击涉毒自洗钱犯罪,对犯罪分子实施毒品犯罪的同时又掩饰、隐瞒毒品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依法同时追究其毒品犯罪和洗钱犯罪的刑事责任。

元明指出,检察机关着重审查涉案财物是否属于涉毒资产,准确区分涉毒资产与合法财产,犯罪分子本人财产与他人的财产,在对毒品案件提起公诉时对涉案财物的处置提出明确的处理意见。对于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八条规定的毒品犯罪分子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死亡,依法应当追缴涉毒资产的,及时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此外,检察机关发挥捕诉一体工作机制优势,注重发现涉毒资产查处线索,做好涉毒资产补查补证工作,完善涉毒资产证据体系,引导侦查机关对毒品犯罪案件深挖彻查。依法督促审判机关将涉毒资产作为法庭调查的重要内容进行审理,对于裁判确有错误的,依法提出抗诉。对于涉毒资产查处工作中违反法定诉讼程序、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提出纠正意见。

编辑樊一婧 

校对杨利

责任编辑:崔理斯

相关阅读:
中国铁建承担的沙特麦加轻轨2024年朝觐运营任务完成 最高法:我国毒品案件量自2015年达历史峰值后已“八连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