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岸利用“小清单”管住微权力提升清廉村居治理效能

来源:重庆市纪委监委网站

“修补破损路面和井盖,消除安全隐患;更换破损水管、清掏化粪池,破解老旧小区‘顽疾’;增设长椅、小区路灯,提升小区舒适度……”近日,在南岸区花园路街道南湖居务公示栏中,除张贴着社区财务收支和重大事项之外,还公示了社区近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事项。公示栏前,居民仔细阅读公示内容,对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带来的变化赞不绝口。

这是该区纪委监委将清廉村居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督促相关主责部门围绕群众关心关注事项,建立村(社区)小微权力事项清单和村(社区)干部廉洁履职负面清单制度,利用“小清单”管住小微权力的生动实践。

据了解,为推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小微权力更好为群众服务,该区纪委监委结合日常监督实践和巡察发现问题,将规范小微权力运行机制作为清廉村居建设重点,督促相关主责部门梳理整合现有制度规定,制定村居小微权力清单并分类绘制流程规范指南模板,明确关键环节、重要节点办理要求、操作程序等,建立监督评价机制,让群众心中有数、干部照单履职,权力运行有章可循。

南湖社区作为该区一个建成30多年的老旧小区,常住人口较多、老年人占比较大、设施陈旧老化、公共空间不足、群众对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提档升级要求急迫。

自开展清廉村居建设以来,该社区借助小微权力清单接受全方位监督,坚持用阳光居务回应居民所需所盼,通过不定期召开居民代表大会、“把话筒交给群众”等活动,广泛搜集民情民意,持续拓宽居民参与自治管理渠道,先后设立“彩虹护路”“阳光护绿”“初心小喇叭”等16个惠民项目,推进垃圾分类、打通生命通道、一户一表安装、体育公园建设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东山坪社区通过“社区半月谈”“社情民意”协商共治机制等,让社区居民参与小微权力运行监督。凉风村制定乡村治理“六张清单”,有效整合监督力量,盯紧看牢村级工作事项权力运行……还老百姓以明白,还干部以清白,这样的现象已成为常态。

除了实施“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外,该区还因地制宜建立分级联动监督体系,设立廉情驿站,开展村“两委班子晒廉、讲廉、评廉、议廉”活动,吸纳乡贤加强对村组干部、村务的监督与建言等,让老百姓从村务居务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和监督者。

实践故事丨释放片区协作叠加效应 驻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纪检监察组:定制式廉政教育 让新任干部走好廉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