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业者670多万人!我国保安服务行业首个国家标准实施

从业者670多万人!我国保安服务行业首个国家标准实施

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获悉,国家标准《保安服务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42765-2023,以下简称《标准》)于6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保安服务行业的第一个国家标准,标志着我国首次建立了保安服务管理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有保安企业1.7万多家、保安从业人员670多万名。但总体看,企业受到内部外部环境影响,发展极不平衡,长此以往,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此外,近年来,保安企业受经济大环境和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经营利润越来越低,风险越来越大,保安员三低一高等老问题非但没有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却不断出现,急需改革创新、提质增效。

因此,《标准》对我国保安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弥补了我国保安服务标准化体系的空白。它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完整、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为开展专业保安服务管理体系认证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保安企业做的认证普遍是依据其他专业领域或通用的国家标准,针对性和实用性有所欠缺。

《标准》可以促进我国保安企业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标准》对企业的管理理念与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是一致的,并结合我国保安服务现状和特点提出了具体要求,既具有国际先进性,又具有符合国情的合规性。保安企业认真贯彻《标准》,不断修炼内功,自我完善,专业管理水平必将提升到一个更高水平。

《标准》由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牵头起草。据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牵头召集相关行业领域专家和知名保安企业代表,历时5年的调研和研讨,结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及保安行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原国际标准进行一定程度修改,汲取国际保安企业先进管理经验,制定本《标准》。

《标准》提供了保安服务管理的基本框架,通过采用先进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保安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它规定了保安服务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提供了风险管理的框架,包括保安服务组织环境、领导作用、策划、支持、运行、绩效评价及改进等管理体系建设内容和要求。采用先进、系统、科学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引导和促进保安组织有效提高管理水平,以预防和尽可能规避组织运行过程中的风险损害,促进高质量发展。

来源:蒋菡/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张玉

相关阅读:
航行警告!北部湾水域6月21日至26日进行军事训练 几十名老人被“甩”贵阳街头,旅行社倒亏钱也不愿接待?竟然因为车上有聋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