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锡剧中的廉韵

锡剧,作为江南地区独有的戏曲艺术,其起源可追溯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无锡、常州一带的滩簧调,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群众的喜爱。宜兴,历史上曾属常州辖地,位于太湖之滨,也是锡剧的发源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锡剧与宜兴的文化底蕴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很多经典剧目,如《珍珠塔》《双推磨》《孟丽君》等非常风靡。这些传统戏曲的主题,大都是扬善惩恶、歌颂光明、赞美劳动人民,情节跌宕、人物丰满、唱腔优美,客观上也起到了寓教于乐的积极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初,一部由宜兴文艺工作者创作的锡剧《周处》在当地引起了轰动。该剧以晋代历史人物周处的传奇人生为蓝本,展现了周处自省自警、改过自新的优秀品质。

周处,字子隐,东吴吴郡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年少时横行乡里,与南山白额虎、荆溪独角蛟并称为“三害”。后来他幡然醒悟,浪子回头,斩虎杀蛟,改过自新,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佳话。吴亡后,周处仕晋,官至御史中丞,刚直不阿,后战死于讨伐兵变的沙场上。苏轼曾评价:“历观自古奇伟之士,如周处、戴渊之流,皆出于群盗,改恶修善,不害为贤。”

锡剧《周处》共6场,时长150分钟,以生动的表演再现了周处改过自新、为民除害的心路历程。该剧的剧情把晋史记载和民间传说相结合,艺术上大胆创新,从少年周处的莽撞冲动、结交恶少说起,到青年周处寻衅滋事、横行乡里,当乡亲们对周处几乎绝望的时候,名医赛华佗慧眼识人,认为此人虽然秉性顽劣,但仁心未泯、尚可救药。于是,他一面竭力为耳聋眼瞎的周母治病,一面激将周处借助自己的勇力,斩蛟射虎,为民除害。果然,周处三箭伏虎,又入水斩蛟,奋战七天七夜,生死不明。有人误传周处与蛟同归于尽,顿时群情振奋,共庆三害被除。

周处手拎蛟头归来,以为喧天的锣鼓是迎接他这位除害英雄,待得知原是欢庆三害尽除,自己也被列为其中一害时,深受震动。在周母等人的开导下,周处终于认识了自己的错误,悔恨交集。赛华佗又因势利导,以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为例,给他指点了一条“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明路。最后,周处告别母亲和众乡亲,赴江东拜陆机、陆云为师,攻习经史、磨炼品性,终于成为文武兼备的栋梁之才。

该剧由当时的宜兴锡剧团自编自演,主题积极深远而又接地气,人们不仅从中感受到了传统锡剧的艺术魅力,更对这位历史人物的人生之路有了新的认识。

多年来,锡剧《周处》不仅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受到了教育,更让崇廉尚洁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时,锡剧作为一种地方戏曲艺术,也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使得廉洁文化在传承中更具生命力。(作者:徐宽)

相关阅读:
能源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主动靠前监督 护航迎峰度夏能源保供 小院丁香依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