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第三届“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讨会举行

来源:央视网

6月11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讨会——“共商、共建、共享:中国—中亚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在新疆霍尔果斯市举行。会议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人民政府、新疆国际经济文化发展中心、南京大学、伊犁师范大学主办,来自国内外68家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主持报告开幕式的发布环节,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徐天启、研究员李珊珊作为撰稿人分别发布了《“一带一路”未来十年:评估与展望》《改革全球债务重组框架,完善“一带一路”债务长效机制》两份报告。

《“一带一路”未来十年:评估与展望》回顾了2013年以来共建“一带一路”对中国和世界的改变与影响,展望了“一带一路”未来金色十年及更长久的光明前景。回顾过往,报告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第一个既有世界战略意义、又有清晰操作路径的全球合作构想;对世界而言,“一带一路”已成为全球发展代名词,不仅有效提升共建国家当地经济,还促使发达国家对世界欠发达地区加大投入。展望未来,报告认为,“一带一路”已取得巨大成就,但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十年,应聚焦“全球南方”国家发展与民生改善,让世界多数国家人民因“一带一路”受益,与世界各国一起走向人类社会更灿烂美好的未来。

《改革全球债务重组框架,完善“一带一路”债务长效机制》指出,资金融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中国持续创新“一带一路”投融资方式,完善债务长效机制建设,参与全球债务治理体系建设,履行大国责任。2020年以来,“一带一路”投资领域更加绿色、科技,更加多元化、市场化,2023年投资规模恢复增长,未来资金融通机遇远大于风险。此外,报告提出,传统债务重组框架亟需改革,并就主权债务重组改革提出七条政策建议。

分会场上,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中国—中亚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研究,新疆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研究和中国—中亚国际教育合作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3个专题开展研讨,27人作重点发言,100余人作交流发言,议题涉及法律、经济、教育、国际关系等领域,就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展开了高水平对话、交流、研讨。

一年前刚获聘新职的刘宝琴,被查了 电子行驶证将在60个城市先行试点,年底前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