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两家可乐齐涨价,国内饮料会跟着涨吗?

此次可乐涨价后,许多小伙伴直呼“快乐肥宅水”不再那么快乐了。

全文2054字,阅读约需4分钟 

数据新闻编辑陈华罗 新媒体设计许骁 校对李立军

据媒体报道,近日部分地区将可口可乐500ml塑料瓶装价格上调至3.8元一瓶,河北、河南、山东等多地多个渠道都显示了可口可乐的调价通知,百事饮料旗下多款汽水也已明确提价。

饮料涨价不是一件新鲜事了,近年来许多品牌度轮番涨价,引发了消费者广泛关注和讨论,此次可乐涨价后许多小伙伴直呼“快乐肥宅水”不再那么快乐了。

▲截图来自于微博

▲截图来自于微博

为啥饮料越卖越贵了?记忆中的可乐还是3元一瓶,现在要涨到3.8元了?康师傅还是2.5元一瓶呢,现在都已经3.5元了。饮料涨价背后有哪些深层次原因,此次涨价是否会引发国内饮料市场的连锁反应?其他饮料价格会跟着上涨吗?

━━━━━

饮料涨价的背后

不断增长的成本

这并不是饮料第一次涨价了。

2021年11月,可口可乐500ML装产品零售价由3元涨至3.5元;2022年4月,百事可乐/无糖/美年达/佳得乐/果缤纷/纯水乐等零售价增加0.5元;同年10月,三得利乌龙茶/沁水/利趣咖啡零售价增加0.5~0.8元;2023年11月,康师傅茶/果汁产品零售价中包装由3元涨至3.5元,1L装由4元涨至5元。

目前瓶装饮料的价格集中在3元至7元之间,其中3元至5元较为常见,3元以下的饮料日益稀少,多数标准包装的果汁饮料、茶饮料、汽水等价格均在3元以上,高端饮品价格更高。便利店中,5元以下的饮料变得越来越少了。

两家可乐齐涨价,国内饮料会跟着涨吗?

之前,不少饮料在涨价时都提出主要是因为成本增加。一瓶饮料涉及多个领域的原材料,最常见的原材料包括糖、塑料和纸箱等。行业报告指出,软饮料行业成本构成中,糖占31%,瓶坯站19%,人力和其他占18%。

两家可乐齐涨价,国内饮料会跟着涨吗?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原材料、包装、运输及人力成本的上涨,饮料生产企业正在面临着更高的成本压力。

对于含糖饮料而言,白砂糖的价格起伏影响着饮料价格的高低。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显示,受天气影响,中国、印度、巴西等主要产糖国家的产量都出现下降,白砂糖价格不断攀升。

饮料包装瓶的主要材料价格取决于原油价格,农夫山泉2022年年报中提出,原油价格上涨,加大了产品包装的成本压力。人力费用、市场推广费用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饮料的成本。

━━━━━

碳酸饮料国民喜爱度第二

可乐涨价引风波

在国内消费者软饮料爱好分类中,碳酸饮料的爱好度仅次于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从口感、品牌影响上而言更易被年轻人接受,在碳酸饮料的购买人群中,年轻的Z世代和90后占比最高。

两家可乐齐涨价,国内饮料会跟着涨吗?

碳酸饮料是社交场合中最常见饮品,而且易于获得,不管是楼道的自动售货机、还是楼下便利店,都可以随时随地购买。调查显示,国内消费者购买碳酸饮料的主要频次为一周1-2次,近一半消费者每个月购买碳酸饮料金额集中在50-100元之间。

两家可乐齐涨价,国内饮料会跟着涨吗?

如果每瓶可乐的销售价增加0.3元的话,那么常喝可乐的人群每个月就得多花十几元来购买可乐。虽然这个钱并不多,但作为碳酸饮料中复购率最高的产品,这个涨价仍引起了广大网友热议,并登上热搜。

在这些讨论中,网友的观点不尽相同。支持涨价的人认为原材料成本上涨、物流费用增加等客观原因导致涨价,属于正常现象。而反对涨价的人则认为企业利润丰厚,涨价是为了追求更高利润,忽视了消费者的利益。当然对企业合理定价的质疑也不少,“饮料的定价怎样来的?为何说涨就涨”?

两家可乐齐涨价,国内饮料会跟着涨吗?

━━━━━

两家可乐涨价

会对国内饮料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但其实,消费者在网上的舆论不足为凭,一个产品价格是否合理只有通过真实的购买行为才能体现出来。甚至有些时候,消费者在舆论场的声音与真实意愿并不一致,消费者需求的升级,也是饮料涨价的原因之一。

饮料行业最基础的功能是解渴,对于价格敏感的消费者,会有矿泉水兜底;如果对口感有要求,那么就脱离了最基础的解渴功能。在对消费者关于软饮料的关注因素调研时,口感是碳酸饮料、植物蛋白饮料、乳饮料等的第一关注因素,价格则是包装饮用水的第一考虑因素。

两家可乐齐涨价,国内饮料会跟着涨吗?

当消费者有了“更好喝的饮料”这个需求时,对价格的敏感性就降低了,毕竟总价也不高,消费频次也没有包装饮用水那么高。

目前市面上琳琅满目的软饮料,有无糖的,有补元气的,也有提神的等等,功能越来越细分,这就是典型的消费升级,而消费者对各种软饮料的功能也明显买账。各大生产商也热衷于创新,推出新品,顺带涨价。

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进入市场,推出符合国人口味和健康需求的饮品,逐渐在市场上崭露头角。而且在一些一线城市,消费者也更愿意为高质量、独特口味和品牌故事支付更高价格。

尽管此次两大可乐品牌涨价引发广泛关注,但是否会带动国内饮料喝饮料价格调整,目前还需进一步观察市场和消费者反应。对企业而言,涨价这件事也需要考虑在成本控制和消费者满意度之间寻找平衡,毕竟市面上可替代品这么多。

责任编辑:王明健

相关阅读:
苟仲文被免去全国政协常委职务 广西融水通报一小学生被打:该生身体无明显外伤、不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