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用好典型案例 分级分类施教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创新警示教育方式,深刻剖析典型案例,建立健全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机制,推动形成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江苏省连云港市纪委监委注重结合不同领域、不同人群特点,坚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运用典型案例,分级分类精准施教,推动警示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紧盯重点对象,因人而异精准聚焦

连云港市纪委监委根据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党员特点,分层分类明确警示教育具体要求和重点举措,在教育对象全面覆盖基础上,突出“一把手”、年轻干部等关键群体开展教育。

压实责任强化“一把手”教育。“一把手”违纪违法最易产生催化、连锁反应,甚至造成区域性、系统性、塌方式腐败。聚焦“一把手”头雁定位,连云港市纪委监委在年初召开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市委主要负责人围绕典型案例提出廉洁从政要求,市县两级领导班子、部门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集体观看警示教育片。紧盯新任职“一把手”,组织当面签发第一责任人履责提示单,“点对点”及时通报单位存在问题,既警示提醒本人,也引导“新官”理“旧账”。深入分析县区板块、重点领域的信访举报,向问题集中的单位“一把手”通报,督促履行主体责任、深化问题治理。

重在预防抓实年轻干部教育。系统梳理年轻干部违纪违法年龄阶段、行业领域、手段情节等共同特征,深入分析年轻干部有活力少定力、有作为少敬畏、有学历少阅历、有自我少自律等问题特点,揭示违纪违法年轻干部从“新鞋踩泥”、到无知无畏、到疯狂深陷等不同发展历程,在全市各层级有针对性地开展警示教育,拍摄《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专题警示教育片、编制年轻干部忏悔录,组织年轻干部廉政教育月活动,开展警示教育、廉政谈话、廉洁承诺、交流廉政感悟等活动,引导年轻干部警惕成长“黄金期”变成贪腐“高发期”,踏稳走好从政第一步。

紧盯重点领域,因地制宜精准发力

连云港市纪委监委结合国有企业、开发园区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查办的典型案件,开展个案深度剖析、类案共性分析,同时组织拍摄警示教育片,开展专题警示教育。

深入开展国有企业警示教育。选取多名国有企业“一把手”个人权力集中、独断专行、违规决策、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案件,如苏海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某某等利用资金集中优势、大搞利益输送,连云港碱业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某某等利用企业资源集中特点,靠企吃企、损公肥私等典型案例,深入分析国有企业违纪违法人员腐化堕落、监管人员失职失责、体制机制流于形式等问题,拍摄《严查国企“蛀虫”护航国资安全》专题警示教育片,召开全市国有企业警示教育暨“靠企吃企”专项整治部署会。分批次组织国企人员旁听国企职务犯罪人员庭审,接受实境教育。

扎实开展开发园区警示教育。开发园区集招商引资、国企运营、工程建设、执法监管于一体,廉洁风险较大。连云港市纪委监委根据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原副主任张某某,连云经济开发区原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周某等典型违纪违法案例,深入分析服务企业亲清不分、工程项目腐败滋生、融资领域内外勾结等背后深层次问题,拍摄《严防“发展高地”变成“贪腐洼地”》专题警示教育片,组织召开市、县两级开发园区警示教育暨违纪违法问题专项整治部署会,实现对开发园区干部职工警示教育全覆盖。

紧盯重点问题,因势利导精准嵌入

连云港市纪委监委针对近年来查处案件涉及的家风问题、日常教育监督管理中发现的队伍建设问题,因时因势开展警示教育。

警示家风不正引发腐败。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成为一部分违纪违法党员领导干部的通病。连云港市纪委监委系统梳理“父子腐”“夫妻腐”“兄弟腐”“家族腐”等典型案例,深入剖析违纪违法人员存在的补偿心理、狭隘心理、面子心理等亲情观迷失问题,敬畏之心缺乏、利用职权影响力谋利等权力观错位问题,无知无畏、知法违法等纪法观淡薄问题,揭示从“全家福”到“全家腐”再到“全家覆”的家庭悲剧,拍摄《弘扬优良家风筑牢拒腐防线》家风主题警示教育片,召开全市各层级家风建设座谈会,开设“山海廉韵·清风传家”家风课堂,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以案为鉴、远离家风腐败。同时,以文化人,开设家风课堂,赠阅优秀家风读本,编撰《海州传统家风》,引导党员干部廉洁齐家、以廉治家。

警示教育注重刀刃向内。连云港市纪委监委把警示教育贯穿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监督全过程,由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围绕典型案例谈危害、讲教训,作廉政教育报告。以查处案件为镜鉴,坚持经常性和集中性纪法教育相结合,紧扣重要节日、风险事项、任职节点,分层分类对纪检监察干部开展提醒、指导、督促,制发干部监督提示单,召开家庭助廉座谈会,组织观看市级警示教育专题片,赴监狱开展实境教学,对新提拔转任纪检监察干部开展集体廉政谈话,引导纪检监察干部永葆初心使命、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本报通讯员王义荣)

相关阅读:
“借”给国家工作人员钱款投资本人项目获利如何定性 如何看去年贵州出生率全国第二?专家:过去“超生”人口正值育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