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江苏各地多措并举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本周,江苏多地迎来强降雨,针对防汛防涝安全隐患,各地各部门积极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科技赋能提升防汛保障能力】

一场大雨过后,泰州靖江市智慧水利调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正在通过监控系统巡查长江大堤。针对长江堤防新桥段21米深坑隐患,靖江市建成全省首个江堤视频监控和崩岸预警系统,能够及时预测预警堤防土层变化,高效助力防汛抗洪指挥决策。

泰州靖江市水利局高级工程师丁卫球告诉记者,他们配备了无人机、摄像头以及卫星监控,在土层以下2米处、4米处、8米处都布置了微感应探头,可以对土层深层次的变化进行感测。

目前,泰州城区已建设智能雨水监测点位90个,在省内率先建成长江防洪一小时应急响应圈,可应对台风、旱情、暴雨等多重考验。

【治理短板水域提升防汛标准】

与此同时,各地针对城市防洪体系中的短板,加强治理改造。在常州溧阳北河水域,巡查人员发现河岸水土流失严重,存在汛期洪涝的安全隐患。当地投入4.9亿元开展治理,先后疏浚河道42.06千米,加固堤防23.54千米,在河岸大量采用“插板桩”形成护岸矩阵,将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提升到50年一遇。

常州溧阳市水利管理中心主任赵阳说,通过水土保持提升和相应的绿化种植,减少了水土流失,加强了护坡护岸对船行波的抵抗冲刷。

【一线砺精兵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为了在防汛实战中能够及时响应,连云港、镇江等地还模拟突发险情,开展防汛综合演练,内容涵盖管涌抢险、水文应急监测、渗漏抢险等,全面检验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协同作战水平。

连云港防汛机动抢险队队长董淳桓说,在技术上增加了无人机、动力救生圈、多波束侧扫声呐等高精尖设备,构建了多元化共同队伍参与的体系。

针对近期雨水较多的天气情况,江苏各地交通、城管等部门还积极部署,重点开展对户外高空广告以及易积水路段的监测和巡查,并提前储备好足够的沙袋、雨衣、救生圈等各类防汛物资。

相关阅读:
江苏加快建设海洋强省 “蓝色引擎”活力澎湃 我省“幸福民政365工程”显成效 擦亮“六苏”品牌 托起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