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潘鲁生 | 民艺馆用之于民

来源:央视网

潘鲁生

潘鲁生:民艺馆用之于民

——在民艺博物馆捐赠仪式上的发言

今天是“世界博物馆日”,举行民艺馆的捐赠仪式,具有特殊的意义。完成一座民艺博物馆的捐献交接,也实现我几十年的一个心愿。其实从1998年建馆起,民艺馆就设立在学校并常年面向社会开放,一直发挥着教学、科研和文化传播的作用,陪伴了一代代工艺美院学子的成长,也见证了社会各界对民间文化的不断关注、对乡愁记忆的重新理解和发现。

我的老师张道一先生曾将民艺研究比喻为“攥米团子”。他说要把散落在不同时间和区域的民间艺术积聚起来,否则许多带根的艺术就会消失在历史的烟云里。这几十年来,我也在不断努力,不论是构建民艺学的学科架构,还是将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从大工业化的浪潮中抢救发掘出来,初心就在于保留好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种子。因为无论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对于后来者而言,都只有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和生活,理解生活中的艺术,才能真正发展好中国的艺术学理论,才能不断创作发展属于中国的艺术风格。

从这个意义上说,民艺藏品的最好归宿是大学。希望年轻的学子和我们一样,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来自人民大众、来自乡村田野、来自现实生活的民间艺术,并带着这样的民艺情感去学习、去设计、去创作。艺术是离不开生活的,创新也需要文化的积累,大国之设计要有民族的历史文脉,面向科技发展的未来,关注来自民生的需求和审美理想。民艺博物馆为大学师生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可以不断认识过去,正确理解生活,深刻洞悉民艺中的经验和智慧,不断去传承艺术的精神和生活的境界。

回首过往,我们一直在探索这样一条文化的传承之路、学术的研究之路、设计的实践之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开始抢救这些老物件的那一刻起,从1998年民艺博物馆建成开馆,就通过师生的共同分享来践行这样一种使命。今天,我将它们完整地捐献给我的母校,奉献给教育发展和文化传承的事业,希望老师和同学们继续传承发展民间文化,传续弘扬工匠精神。同时,我也希望民艺博物馆能够继续发挥社会公益服务的作用,为更多的青少年、民艺爱好者以及广大社会公众提供参观交流服务,做好民艺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我们的民间艺术来自民间,源于生活,应该回馈民间,反哺生活,服务现代文明。

最后,我想再次表达对民艺博物馆创建做出指导和帮助的各位前辈、同仁、同事和朋友们的感谢和敬意:

感谢王朝闻先生、钟敬文先生、张仃先生、张道一先生、王树村先生、邓福星先生等对我早期学习民艺的指导和教诲!感谢冯骥才主席、刘魁立先生、杨先让先生多年来的关心和帮助,是先生们的鼓励和指导使我拥有坚守民艺研究的动力!感谢常沙娜先生、莫言先生、韩美林先生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副总干事汉斯·道维勒等国内外专家学者给民艺馆发来的祝福!

感谢各位老朋友,各位团队成员,是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才使我在民艺抢救、收集、整理、研究的道路上一路走来,坚守四十年,成就了这座民艺博物馆。

在这里,也要特别感谢所有相识的民间艺人们!四十多年来,我采访过许许多多民间艺人,他们使我更深刻地理解民艺,理解民间文化背后的造物智慧,实现了我对于民间工艺的真实记录,使一系列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得以保存,并展陈在民艺博物馆中。还要感谢许多同行好友,他们把自己的收藏转赠给民艺馆,使馆藏不断丰富和充实。

此时此刻,也想感谢我的家人,四十多年来的奔波和投入,与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最后,再次感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师生对博物馆建设的参与和付出!

民艺博物馆,是大学的,也是国家的;是今天的,也是历史的。

按:近日,潘鲁生捐赠民艺馆仪式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区隆重举行。原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董伟,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文联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左中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邱运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才大颖,山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文生,山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姜慧,中国国家博物馆文保院研究馆员潘路,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李春园,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黎海,青岛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李海涛,山东教育电视台副台长李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李嫣然,山东省民协副主席、秘书长张娜娜,晋中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田建,山东省博物馆专职副书记卢朝辉,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处副处长陈宇,山东省教育厅高教处一级主任科员潘妍利,山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部副主任鲁元良,山东教育电视台融合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白传之等相关单位同志;

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刘魁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何洁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夫也教授,北京大学王娟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吕品田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杭间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万建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安德明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林继富教授,山东大学谭好哲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孙建君研究员,山东大学肖贵田研究馆员,中国农业大学朱启臻教授,西安美术学院郭线庐教授,南京术学院吕少卿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汪大伟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吴元新,中央美术学院乔晓光教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唐绪祥教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唐家路教授,南京艺术学院曹景德等;

家乡代表:鹿展、田继雷、孙元涛、孔繁星、王金科、朱衍芳、程军伟、侯福常等;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领导王晓娟、董占军、韩世春、张艳霞、孙大刚、韩文涛、谷朝勇、苗新民、许磊、孙磊、安峰及各单位各部门和师生代表等,省直单位、地市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以及教育界、文化艺术界、媒体界的朋友出席仪式。

1981年,考察山东潍坊民间年画。

1981年,考察山东潍坊民间年画。

潘鲁生

1992年3月,带领学生考察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

潘鲁生

20世纪90年代,在民艺馆向学生介绍民艺藏品。

潘鲁生

2001年5月,考察皖南民居及生活民俗。

潘鲁生

2002年10月,作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组成员,与冯骥才、乌丙安等学者对山西榆次进行采样调研。

潘鲁生

2005年2月,考察山东聊城东昌府年画。

潘鲁生

2013年7月,与英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顿教授联合考察山东菏泽鄄城传统织花布工艺。

潘鲁生

2014年9月,乌蒙山区扶贫调研。

潘鲁生

2016年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活动。

潘鲁生

2017年3月,考察河南开封汴绣工艺。

潘鲁生

2018年1月,考察北京鬃人工艺。

潘鲁生

2018年7月,考察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舍必崖乡民间剪纸工艺。

潘鲁生

2020年12月,考察贵州侗族乐器。

潘鲁生

2023年12月,考察广东东莞大朗民间工艺。

民艺博物馆(新馆)场景

潘鲁生

潘鲁生

潘鲁生

潘鲁生

潘鲁生

相关阅读:
【理响中国】保护好、传承好长城这一历史文化遗产 贾跃亭又火了,旗下公司股价一周暴涨近1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