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部第一城开局,“核心枢纽”之争来了

每经记者程晓玲  

中部崛起“首位城市”武汉,对自身定位有了更高目标。

前不久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指出:“加强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强化中部地区的大通道格局。”

这是“中部地区的大通道格局”概念首次被提出。有观点解读,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中部地区迎来了特殊机遇。

以“通”著称的武汉,欲当引领者。

根据公开报道,武汉正加快推动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并出台文件明确目标:到2030年将全面建成“三港五区”枢纽经济发展载体,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服务全国、联通全球的双循环核心枢纽城市。

在区位、资源、环境禀赋相似度极高的中部地区,看准枢纽经济的不只武汉。历史性“关口”在前,武汉拿什么和兄弟城市“同题较量”?

“必须闯关”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换句话说,融入双循环没有“局外人”。

而面对适应新时代的格局变化,位于全国地理中心、拥有广阔内陆腹地的中部地区,被视为扩大内需、提升开放水平最具潜力的区域。

这其中,瞄准“立足中部、服务全国、联通全球的双循环核心枢纽城市”目标,武汉的底气和动力从哪里来?

从历史追溯,地处长江与汉水交汇处的武汉依水而立、因港而兴,凭借纵横交错的水运交通,“货到汉口活”的江湖传奇广为流传。

来源:公众号“长江日报”

来源:公众号“长江日报”

近代以来,武汉一跃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的内陆城市之一。

1861年,汉口开埠,武汉商贸国际大门从此大开。进入铁路时代,京汉、粤汉两条铁路共同组成中国铁路史上第一支贯穿腹地的南北大动脉,作为连接点的武汉进一步提升“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

在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中,“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和“与世界交通唯一之港”正是指武汉。

但改革开放后,长江中下游诸多港口城市快速崛起,武汉在全国内河航运的地位大幅下降,水运甚至一度成为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短板。

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实现了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形成“世界工厂”发展模式。经济外向度低的武汉,枢纽功能、城市地位也相对下降。

不过近几年,湖北提出加快建成超“米”字型高速铁路网,加上通江达海的长江黄金水道,以及亚洲首个、全球第四个专业货运机场鄂州花湖机场建成投运……集齐“空铁水”,武汉似乎找到了冲击新目标的时机。

按照当地媒体的说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必须实现内部可循环,长期以内向型经济结构为主、扎根广阔腹地的武汉,迎来了特殊机遇。”

一个重要背景是,此前国家层面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率先探索有利于促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可以说,谁能抢先找准在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找到科学、管用的具体路径,就能获得新一轮发展先机。

既有基础优势,更有重拾荣光的内在动力,在当地看来,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武汉到了必须闯关的时候。

同题较量

2023年,武汉GDP达到20011.65亿元,成为中部地区第一个、全国第九个“2万亿城市”。经济体量越过2万亿,再谋3万亿,武汉作为“中部经济第一城”的实力得到印证。

不过,要担当中部崛起的首位城市,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打好头阵”并不容易。

目前来看,武汉仍存在一些短板。尤其在长期以内向型经济结构为主的背景下,武汉的流通优势主要在内地,外贸依存度一直较低。

中部第一城开局,“核心枢纽”之争来了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湖北全省进出口总额1520.8亿元,同比增长8.3%,进出口规模排名全国第15位,在安徽(1890.8亿元)、河南(1588.3元)之后。同期,武汉进出口总额806.7亿元,增长10.3%,规模位列全国城市20强开外。

中部第一城开局,“核心枢纽”之争来了

这显然与湖北全国第七的经济体量和武汉全国经济第九城的地位不相匹配。如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秦尊文所说,“双循环核心枢纽城市,意味着(武汉)既要国内循环的优势,也要塑造和扩大外循环的优势。”

以铁路枢纽建设为例。同为中部省份的河南率先在全国建成“米”字形高铁网,与武汉一同被国家层面赋予“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定位的郑州,则是国内最早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之一。目前,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已拓展形成国际物流网络体系,运营网络遍布欧盟、东盟等地40多个国家和地区140多个城市。

中部第一城开局,“核心枢纽”之争来了

尽管目前领先优势不算明显,但在秦尊文看来,随着4小时可达全国80%重要城市的超“米”字型高速铁路网以及沿江高铁等重点项目加快落地,湖北、武汉正在快速追赶,不过“需要一些时间”。

发力补短

瞄准“双循环核心枢纽城市”这一目标,武汉已明确定下阶段性目标。

根据武汉市政府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

到2025年,物流对经济支撑作用更加显著,社会物流总额达到5.5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到2030年,全面建成“三港五区”枢纽经济发展载体,依托水陆空三个核心港,高水平建设临港、临铁、临空、商贸服务和生产服务五个枢纽经济示范区,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服务全国、联通全球的双循环核心枢纽城市。

中部第一城开局,“核心枢纽”之争来了

在具体“打法”上,《实施意见》分别从做大枢纽能级、做强枢纽贸易、做实枢纽产业三个方面明确了多项主要任务。其中不难看出,武汉也在有意识地弥补短板。

例如,在完善陆港客货运枢纽功能布局方面,明确将推动实现“客内货外”枢纽战略格局;加快提升中欧班列(武汉)跨境通达与集散服务能力,争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推进形成“五主三辅”铁路客运枢纽布局,力争3—5年,铁路运营里程突破1000公里等。

另一个重要信号是,“中部地区的大通道格局”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被首次提出。武汉此番的发力重点则是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

有专家分析指出,在双循环大背景下,构建“大通道格局”需要发挥通道经济的作用。而从全国生产力布局的角度看,除了交通的联系以外,还要跟产业、城市群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的空间格局,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这或许也是《实施意见》大篇幅部署“枢纽贸易”和“枢纽产业”的用意所在。

相关部署又将如何落地?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近日召开的解读《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透露,将着力构建“枢纽+通道+网络+平台+产业”枢纽经济发展新范式。

以推动临空产业集聚发展为例,将重点补齐二个短板:一是针对天河机场“港大货少”问题,补齐航空偏好型产业发展短板,加快培育高附加值、外向型科技企业,创造更多出口货源等。二是补齐保税物流短板,积极服务普洛斯保税物流项目建设,力争早日获批B型保税物流中心等。

眼下,站上更高起点,中部比以往更需要中坚力量挑起大梁。而面对下一个20年的发展机遇,中部省份和主要城市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独有的定位与坐标。如武汉当地媒体所言,发展关口在前,不“闯”则无以过。

记者|程晓玲

责任编辑:张迪

相关阅读:
正式发布!“每晚22点后不应催收” 《歌手2024》让广告商也疯狂,超15家品牌“申请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