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科技赋能诉源治理 古塔 “枫”景这边独好

来源: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人民法院

跨越一甲子,一个发轫于枫桥小镇的经验,如何在经历了六十载栉风沐雨后,仍旧焕发旺盛的生命力并丰富发展?

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人民法院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持续汲取“枫桥经验”的思想精髓,作为辽宁省第一家在基层治理单位设立诉源治理指导站的法院,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的推动“三进”工作实质化开展,通过科技赋能做好“诉前文章”,打通治理“神经末梢”,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预防化解纠纷网格,为打造多元联动解纷,探索出新的“古塔样本”,成为该院答好如何“不能成为‘诉讼大国’”时代之问的有效路径。

提供“家门口”调解一屏一线化解纠纷

“这个创新设备可真是太方便了,不用走出家门口,纠纷就能解决,省时省力,这才叫为群众办实事。”张某与某管理办公室因房屋买卖产生纠纷,经多次协商均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后经诉源治理指导站连线法院指挥中心,法官释明买卖合同双方的相关权利义务,最终促成二人达成调解协议,双方握手言和。

今年,古塔区法院创新诉源治理模式,将“三进”工作做深做实,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科技手段,提升诉源治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引进来”多元解纷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做实“走出去”,主动对接行政单位、各街道社区等基层治理单位,通过试点先行、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分别在行政机关、行业组织、街道、社区(村)选取基层治理单位设立诉源治理指导站,在各指导站点位上部署对应的智能化产品,把诉调对接的“调”再向前延伸,构建“人民法院+基层治理调解员”、“人民法院+行政调解”等联动调解网络,实现不出“家门口”,就地化解纠纷,有效激活基层解纷服务网格,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搭建“快车道”,助推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短短半月时间,通过基层治理点位化解矛盾纠纷50余件。走出了诉源治理促纠纷下降,以更多精力促社会治理的良性发展之路,实现了双赢多赢共赢。

通过一屏一线一终端,古塔法院将纠纷化解、在线调解、普法宣传等司法触角向前延伸至基层更“前沿”,构建一站式纠纷“终点站”。打造诉源治理工作的最小支点,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有效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分享“大数据”应用一网一端防控风险

“这个‘三进’工作开展的好,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以案说法’,能够有效防止类案发生,从根源上做好诉源治理。”省人大代表张凤香如是说。

古塔法院强化诉源治理指挥平台大数据应用,健全法院及各点位间对于纠纷解决、管理、跟踪、指导等科技化、智能化能力。从整体上打通和汇聚各节点数据,及时了解诉源治理工作整体情况,着重分析研判各基层治理点位中诉讼高发领域、新类型纠纷、涉诉信访和社会治理中热点问题,对普遍性、趋势性问题,及时向党委、人大、政府报告;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能动司法作用,在纠纷化解、调解指导、法律法规咨询等工作中提供全面支撑。同时,与有关部门实行信息共享、数据对接、协调治理;利用司法建议、典型案例、裁判指引等,形成预防化解链条,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类案的发生。

目前,古塔区法院已部署建设诉源治理指挥中心监控系统、诉源治理终端及调解指导站,实现了法院及基层治理单位调解全联通的一体化纠纷管理体系。通过诉源治理指挥中心监控管理系统的6大模块,可对全区纠纷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和展示。通过纠纷画像分析,形成态势预测,帮助法院更好的开展调解指导,推动形成多元调解最大“同心圆”。通过一网一端一监控,筑牢重点行业领域类型化矛盾风险“防火墙”。

   支持“指尖上”对接,一指一键提供服务

“群众也不是不愿意调解,就是怕麻烦,调解之后还是得跑法院,现在能够直接申请法院文书,还能直接反映情况,这样的调解群众们很认可。”调解员说出了许多群众的心声。

古塔法院通过创新诉源治理模式,一键联通指导站与法院,寻求司法服务,形成“群众说事、调解说理、法官说法”有益经验,促进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有效的发挥司法裁判教育指引示范功能,通过“小案件”诠释“大道理”,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纠纷、维护合法权益。

通过一指一键一服务,古塔区法院充分发挥了司法确认程序保障调解成果的作用,畅通对接渠道、出具裁判文书、提供司法确认。审慎做好司法审查工作,注意加强对虚假调解的防范和制裁,探索建立司法确认联络员机制,实现人民调解确认快速立案、快速办理。古塔法院目前已化解诉源治理案件200余件,成功率达88%,该院民商事案件数量较同期保持负增长。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彰显了古塔法院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也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了积极力量。

作者:何 冰   孙帅

责任编辑:陈琰SN225

相关阅读:
埃及专家:谁说只有西方民主才是真民主?中国为世界提供了新思路 “自投罗网”的养殖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