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电视专题片《决不姑息——贵州正风肃纪反腐》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又一部年度反腐大片,确实震撼!”在十三届省纪委三次全会即将召开之际,由省纪委监委与省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三集电视专题片《决不姑息——贵州正风肃纪反腐》1月18日起在贵州卫视播出,引发干部群众热议。

三集专题片分为《净化政治生态》《坚持风腐同查》《坚守人民立场》,共选取13个典型案例,以案件情景重现、违纪违法人员现身说法、办案干部剖析点评等方式,展现我省以绝不姑息的态度一严到底正风肃纪反腐的生动实践。

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构建良好政治生态,“一把手”是关键。1月18日晚播出的第一集《净化政治生态》,省委政法委原副书记刘文新,曾担任过乡镇、县、州三级党委书记,也做过两级政府的区长和市长,本应守护一方政治生态、造福一方百姓,他却带头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带头搞腐败,成为严重污染政治生态的“毒瘤”。

专题片揭露,2014年至2022年刘文新担任贵阳市市长和黔西南州委书记期间,贵阳市政府各部门县处级以上干部及黔西南州县(市)、州直部门“一把手”因违纪违法被立案查处30余人。

“他的违法违纪事实和出镜忏悔,为同样作为‘一把手’的我上了深刻的一课。”贵阳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肖建波表示,将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初心,坚决落实党委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认真分析研判国资国企系统腐败问题多发易发领域,持续加强监管企业“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切实在国资国企系统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黔西南州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波表示,将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认真履行好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严守纪律规矩,正确用权、廉洁用权,既严于律己、洁身自好,又管好工程项目、带好班子和队伍,营造勤政廉政、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专题片还披露原贵州酒店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祝胜修的一些违纪违法行为都是直接安排下属去办理,有的干部职工明知这些行为是违规操作,也不坚持原则,反而曲意逢迎,出现一把手“带头腐”、下属“共同腐”的现象。同样作为国企“一把手”的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书记、理事长马林波,则热衷“圈子文化”,将权力作为培植个人势力的工具,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严重污染党的政治生态。

贵旅集团综合办公室主任余显亚表示,身边鲜活的例子,令人惋惜、发人深省。这些以自由换来的教训太深刻,警示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守住本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

派驻省国资委纪检监察组案件审理室主任侯彦林表示,要深化整治国资国企领域腐败问题,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和决心查处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

看到专题片中曾任新蒲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的张继勇一边当官捞钱,一边拿钱跑官,遵义市新蒲新区三渡镇党委书记曾学强表示,作为乡镇的“一把手”,自己将汲取教训,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带头作用,守好公与私的分界线,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

“专题片被查处的典型案例再次印证一旦‘一把手’权力失控,最容易对政治生态造成严重破坏。”黔西南州纪委常委、州监委委员查敏表示,将深化党内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述责述廉、民主集中制等制度落实,把常态化开展监督谈话和严肃执纪问责作为对下级“一把手”和同级监督的重要举措,督促“一把手”在廉洁自律上树标杆、作表率,做到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

“今年的反腐大片,让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和我省的反腐决心、反腐力度。”铜仁市玉屏自治县皂角坪街道瓮阳村村民杨宗陆看了电视专题片后表示,不光是“打老虎”,县里和街道拍“苍蝇”的力度也越来越大,现在身边贪污侵占、吃拿卡要等行为越来越少了,反腐败得民心,希望一直抓下去。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会见美国商会会长兼首席执行官克拉克 向科技“要粮食” 筑牢“大国粮仓”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