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天水:以监督“硬约束”  提升营商“软环境”

2023年,天水市纪委监委以“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为抓手,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着力重点,作为“三抓三促”行动改作风提质效促落实的重要内容,以有力监督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贴心服务激发企业活力

“没想到反映的问题这么快就能解决,给我们办理业务节省了许多时间。”

近日,在天水市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有企业反映办理抵押贷款展期业务时限较长,与邻近市州办理同类业务差距较大。收到问题反映后,市纪委监委第一时间了解情况,下发督办通知,督促行业部门制定措施,优化登记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目前,该项业务的办理时限已由原来的3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

张家川县纪委监委干部深入项目一线开展监督检查。

张家川县纪委监委干部深入项目一线开展监督检查。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经营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市纪委监委着力推动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建立“纪企直通车”制度,搭建与企业联系沟通平台,主要负责同志多次深入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天陇铁路重点项目一线、天水桥南家居建材市场等多家民企,现场听取对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诉求和建议,组织行业部门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分析、梳理问题、研究对策,跟踪督办企业提出意见建议30余件。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调查研究作为推动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结合“三抓三促”行动,强化与行业部门单位联系沟通,围绕市场主体在项目审批建设、企业准入经营、优惠政策落实等方面的困难和需求,定期开展服务企业专题走访调研。市纪委监委制定《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企业发展的八条措施》,在10家民营企业、行业商会协会等市场主体中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建立涉企问题线索处置“绿色通道”,对涉及营商环境的重点问题挂牌督办。至目前,共收集问题164个,推动解决94个。

秦安县纪委监委督促33名县级领导干部和241名科级干部全覆盖包联全县288户企业,协调落实资金奖补、税收优惠、科技助力等惠企政策。麦积区纪委监委制定印发《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涉企服务“十严禁”》,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服务企业划定纪律红线、明确负面清单、提出刚性要求。

精准监督保障企业发展

“企业迁出迁入业务涉及内容很多,以前办理同类型业务至少需要半个月。现在秦州区推行‘一站式’服务,全程网办,窗口工作人员还帮忙代办,不用多跑路,一次就能办好,节省了很多时间。”日前,在天水市秦州区政务大厅,正在办理企业迁入业务的王先生向前来走访的秦州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讲述自己的体验。

前不久,天水市“三抓三促”办公室组成4个明察暗访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综合运用实地察看、查阅资料、个别谈话等方式,围绕纪律作风、重大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深入7个县区、22个市直部门开展监督检查。

督查发现,秦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部分许可事项,如迁入、迁出业务需要到局机关办理,不符合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要求。督查组将该问题及时反馈秦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其立行立改。随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围绕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打通惠企政策落实“中梗阻”。

秦安县纪委监委紧盯企业发展痛点,会同发改、工信、招商等部门单位对全县重点行业企业产销对接情况开展调研督查,深入了解企业生产销售现状,分析企业产品销售不畅的原因,研究提出促进产销对接的对策建议,用心用情帮助企业拓市场、扩销路。

麦积区纪委监委紧盯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接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开展监督,建立损害企业发展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快速查办机制,办理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单位和企业反馈。

清水县纪委监委聚焦个别部门审批慢、环节多、服务差,作风飘浮、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作风问题,通过“室组”协同、“组组”合作、“室组地”联动等方式加大整治力度,及时通报曝光典型问题,形成强烈震慑,推动问题解决,护航企业发展。

以案促改破除制约屏障

2023年11月16日,天水市召开营商环境反馈问题整改第二次推进会,对全市营商环境反馈问题整改、巩固和提升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提出要健全调度监督机制,持续开展“过筛子”督查,通过约谈提醒、重点督办、跟踪问效、通报曝光等方式,解决堵点淤点难点问题,推动营造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客商敢投的良好环境。

张家川县纪委监委干部深入特色农产品加工及种植基地开展监督检查。

张家川县纪委监委干部深入特色农产品加工及种植基地开展监督检查。

“你们单位存在办理手续时间长、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问题,请深入查找问题根源,举一反三进行整改……”前不久,天水市张家川县纪委监委派驻县政府办纪检监察组就督查发现的问题,向相关责任部门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其抓好整改落实。

“我们建立健全协同监督机制,统筹纪律、监察、派驻、巡察、乡镇(街道)纪(工)委等监督力量,深入推进‘室组地巡’常态化制度化,提高监督质效。”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检验优化营商环境成果的“试金石”。市纪委监委通过建立健全结果评价机制,问题处置结果由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给出评价,把评价结果作为评判相关职能部门问题整改的重要依据,倒逼职能部门落实责任、主动作为、优化服务。

市纪委监委紧盯问题整改强化监督,巩固深化“三抓三促”行动成果,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阻碍企业发展和损害营商环境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工作提示函等方式,推动责任单位梳理排查制度建设薄弱点、监督管理空白点,及时补齐制度短板、堵塞机制漏洞,全力保障企业发展,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后半篇文章”。(供稿李景云编辑达小强)

相关阅读:
时代专论丨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严肃惩治“蝇贪蚁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