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比亚迪超特斯拉?有人马上泛出酸意

美国特斯拉2023年第四季度电动汽车的交付数据出来了,创下超出市场预估的纪录,并达到2023年的全年目标。但这个已经很不错的成绩,被美西方媒体拿来与中国比亚迪一比较之后,有人马上泛出酸意,也让“比亚迪首次超越特斯拉”成为一桩大新闻。

数据显示,2023年特斯拉电动汽车销量仍然是全球第一,但第四季度的销量被比亚迪超过。比亚迪电动汽车显示出十分强劲的增长势头,全年销量比上一年猛增70%以上。中美两个具体企业的数据对比,却引起美西方媒体对电动汽车行业乃至整个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危机感,路透社的标题甚至称比亚迪“偷”走了(特斯拉)电动汽车的头名。这些人面对中国的发展,其狭隘心态跃然纸上。

然而,另一组对比他们不提。2023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全年销量达180万辆,其中仅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就超过60万辆,而特斯拉上海工厂2023年累计交付量高达94.7万辆,也就是说,特斯拉全年卖出去的电动汽车有1/3是中国人买的,一半以上是在上海工厂制造的。这是一个美国企业分享中国发展红利的真实故事。我们再来看比亚迪在美国的遭遇,由于对所谓“间谍巴士”的“担忧”,美国政府一度以禁令形式干扰比亚迪美国巴士工厂的正常生产。而比亚迪电动汽车要出口美国市场,美国通过高关税和《通胀削减法》所设下的门槛几乎是难以逾越的,这是又一个中国企业被美国用卑劣手段拒之门外的真实故事。

2023年12月31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图源:视觉中国

2023年12月31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图源:视觉中国

更为讽刺的是,美国政府还在讨论继续加高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这实际上是华盛顿一项“虚空索敌”的计划。由于美国市场几乎不进口中国产电动汽车,这就等于美国政府打算向一种基本不存在的商品加税。一些美国官员解释说,这是因为他们担心即便设置了如此多的壁垒,今后也挡不住中国电动汽车进入美国。连一辆电动汽车也能让他们风声鹤唳到这种程度,证明华盛顿的整体心态现在有多么保守和脆弱,除了加高井口,甚至连把脑袋往外探一探的勇气都没有。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12月22日,特斯拉在上海完成拿地签约,宣布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正式启动,中国媒体以非常积极的欢迎口吻作了报道。中国没有因为美国政府打压排斥中国企业,就迁怒于像特斯拉这样的美国企业,反而是向其敞开大门,特斯拉也因拥抱中国市场获得丰厚回报。倒是一些美国人对比亚迪的反超感到不忿,这还有道理可讲吗?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是在一度被迫放弃美国市场后,仍然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厂家的。中国电动汽车用十年弯道超车的发展历程证明,封闭不是出路,开放才能进步。美西方舆论经常把竞争扭曲成对立,同时忽略淡化合作共赢的一面。对整个行业来说,在成熟有序的市场环境下,技术和性价比上你追我赶,为消费者创造更加优质的产品,这是健康良好的生态,不一定非得是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中国人为比亚迪的进步感到高兴,也愿意看到特斯拉的继续成功。

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发展;世界更大,未来更是有无限可能性,所有国家、所有民族、所有企业都应有属于它们的空间和机遇。不少问题都出在一些美西方精英的心眼太小,连一个比亚迪都容不下。本来是一个带着正能量的故事,他们非要当恐怖故事讲,无中生有地挖掘出令人感到焦虑或担忧的元素,炮制在欧美悄然冒头的“中国电动汽车威胁论”。中国有哪一个产业发展暂时遇到了困难,他们唱衰;有哪一个产业发展得好了,他们又说是威胁。好在他们主要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中国前行的步伐不会因他们受到牵绊。(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题为:比亚迪超特斯拉?有人马上泛出酸意)

责任编辑:张玉

相关阅读:
朝阳: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基地正式揭牌 凝心聚力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