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陕北榆林:从“沙漠之城”到“生态粮仓”

新华社西安12月16日电题:陕北榆林:从“沙漠之城”到“生态粮仓”

新华社记者陈钢、李亚楠、雷肖霄

“亩产1350.36公斤!创造了陕西省玉米千亩连片单产最高纪录!”

记者近日从榆林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经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组测算,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的榆林市靖边县张家畔街道阳光村的玉米增密度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高产示范田,玉米亩产达到1350.36公斤。

高点突破的同时,榆林粮食总产量在逐年攀升。2022年榆林粮食播种面积1093万亩,总产量50.5亿斤,同比增长12.9%,增量、增速均为陕西省第一。2023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185万亩,预计总产量54亿斤,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苗霞说:“曾被称作‘沙漠之城’的榆林,正在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粮仓’!”

陕西传统粮食主产区集中在地势平坦的关中地区,而榆林位于陕西最北端,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曾经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风刮黄沙难睁眼,庄稼苗苗出不全。”榆林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和杂粮为主,曾是陕西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榆林农业发展,第一步要“管”住黄沙。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榆林人接力挺进沙漠、压沙造林,将这座沙漠之城改造成为“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从0.9%提升到36%,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

走进米脂县高西沟村,沟梁山峁间梯田纵横、果树林立,是名副其实的“陕北小江南”。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苗霞表示,泥沙不进河流,荒沟变成良田,生态治理直接惠及广大农民。

从黄到绿的转变,为榆林打好农业翻身仗奠定坚实基础。但面对十年九旱的自然环境,榆林人意识到,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创新。

冬日的暖阳下,在榆阳区大纪汗村4200亩高效旱作节水农业示范田,可以看到先进的滴灌设施,陕西大地种业集团第一农场负责人王国生说:“今年玉米平均亩产1100公斤,马铃薯平均亩产5500公斤,又是一个丰收年。”

在地头的设备房,王国生向记者展示了“大丰收”的“法宝”:“这套先进的滴灌技术设备,能够实现灌溉自动化、水肥精准化、操作远程化。通过节水、节肥,每亩玉米成本下降100多元、增产150公斤、增收400元!”王国生表示,这一技术近几年正向周边农村推广。

节水农业是榆林市“藏粮于技”的重要举措。为补齐“水资源缺乏”这一短板,榆林市探索出集雨窖、保水剂等“花式”节水模式,让每一滴水都发挥价值。在良法的加持下,榆林的高标准农田目前已达216万亩,水果上山、粮食下沟、蔬菜进大棚,科学利用每一寸土地。

此外,榆林通过自主研发的粮食种子已超过40个,其中有三个通过国家级审定,为增加粮食产量提供支持。

良田、良法、良种,让榆林人的粮袋子越来越精细。马铃薯的产业链向薯条延伸;定边荞麦、府谷黄米等杂粮品牌知名度逐渐提升……

“俺家里两亩多耕地流转给了农场,除了流转费,一个月还有5000多元工资。”大纪汗村村民高志伟灿烂的笑容里写满快乐。

“未来斟满幸福酒,黄土高坡变绿洲。”陕北籍歌手王二妮演唱的新民歌《榆林美》,已全然不见旧时“走西口”的凄凉和辛酸。

相关阅读:
中国经济数字解码丨11月份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台湾台南人许勇铁,履新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