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打破地域 塑造品牌——内蒙古东胜区消费帮扶助农增收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12日电(记者朱文哲、蒋婧)特色产品销售、网络直播运营、美食品鉴推广、助农惠民共享,各类功能区一应俱全,包括羊肉、小米、荞面在内的各旗区农产品在展示柜里摆得满满当当。

这片占地3800平方米的区域,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在今年秋季搭建的暖心助农基地。

东胜区委组织部部长刘春光介绍说,今年以来,东胜区将消费帮扶作为“促产业富农户”的重要手段,通过搭建暖心助农基地等平台,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帮助农民实现增收。

市民在东胜区的暖心助农基地选购商品。(受访者供图)

市民在东胜区的暖心助农基地选购商品。(受访者供图)

打破地域边界,是东胜区建设暖心助农基地的最大“标签”。“我们集聚鄂尔多斯全市优质农产品进行统一销售,提供包括政策扶持、集中推广、品牌提升等一揽子服务,让企业在这里享受更多的政策红利。”暖心助农基地负责人冯良说,目前暖心助农基地已有68家入驻企业,其中包括30个村集体经济项目。

“过去受限于销售渠道,我们生产的优质小米面临‘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问题。”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四十里梁荞麦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成说,“入驻暖心助农基地后,我们的小米迅速成为这里的‘明星产品’,销量大幅增长。”

市民在东胜区的暖心助农基地选购商品。(受访者供图)

市民在东胜区的暖心助农基地选购商品。(受访者供图)

冯良介绍说,暖心助农基地在建设之初,就同步注册了具有东胜区地域特色的“日出东方,美不胜收”区域公用品牌和“胜州优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我们严把产品的准入门槛,对入驻产品统一贴牌出售,帮助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走入更广阔的市场,在促进农业产业链提档升级的同时,为乡村振兴带来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冯良说。

从田间地头到城市展厅,从线下展销到直播带货,暖心助农基地自运营以来,已签订农产品销售合同1821万元,实现销售额872万元。

打破地域 塑造品牌——内蒙古东胜区消费帮扶助农增收

(本文来自于新华网)

相关阅读:
明起北京雪又来,预计降雪总时长超48小时、雪后气温“速冻” 碧桂园正尽力避免人民币债务违约,日前已召开投资人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