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加强惠民服务 努力实现“1+1>2”服务模式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今天(11月2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湖南长沙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湖南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相关情况。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中医药科技创新工程正在实施,省财政投入5000万元支持开展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和重大课题研究,已建设26个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医疗服务中西协同行动。

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加强惠民服务 努力实现“1+1>2”服务模式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李小松:建设4家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5所省级旗舰医院和19个省级旗舰科室,开展了12项省级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攻关,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强强联合”计划,开展慢性心力衰竭、小儿脑瘫、原发性肝癌等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攻关,这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加强惠民服务 努力实现“1+1>2”服务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服务基层惠民,湖南各级财政共投入近3亿元用于支持“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全覆盖”省政府重点民生项目。省财政近三年累计安排中医专项经费2.58亿元,用于支持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在医保目录调整中加大对中医药倾斜力度,2022年将629个中药医院制剂纳入医保,占所有医院制剂的约88%,并常态化动态调整,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医保支持政策,减轻群众医药费用。

湖南:健全基层网络推广中医治未病及康复

为了让中医药惠及更多人,两年以来,湖南在基层地区进一步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基层中医药服务聚焦重点人群和慢性疾病患者的“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努力让就医群众“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

一大早,65岁的潘美玲老人就来到家附近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里中医科包含针灸、推拿、康复治疗等服务,正符合中老年群体“未病先防”和慢性病的调理需求。

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加强惠民服务 努力实现“1+1>2”服务模式

为了让危重症病人在术后衔接中医康复,湖南省县级中医医院完善健康管理、中医调理等一体化服务模式,通过中医康复治疗手段降低致残率。两年多前,叶先生因重型颅脑外伤在省级医院进行开颅手术。术后,他的四肢不能活动、丧失语言功能。在县级人民医院进行中医中药、针刺、艾灸等康复训练和治疗后,他的生活基本能够自理。

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加强惠民服务 努力实现“1+1>2”服务模式

目前,湖南所有县市均建有公立中医医院,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县域医共体已达69个。围绕中医康复特色突出、临床疗效确切的心脑血管、肺病等重大疾病及产后保健和儿童康复,湖南研究制定并推广了20个中医康复方案。

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加强惠民服务 努力实现“1+1>2”服务模式

为进一步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湖南在195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中医馆全覆盖,基层中医药非药物疗法使用率达100%,培训基层中医药技术人员2万多人,中医药服务占比达30%。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肖文明: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村卫生院都建有中医馆,所有的乡镇卫生院都能够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规范的6类20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对县级医院我们也加入中医的优势专科的培养和创造。

湖南:发挥中西医协同诊疗专病优势

自2021年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湖南省通过多学科联合,发挥中西医协同诊疗专病优势,推动中西医临床诊疗“协同增效”,开展重大疑难病临床研究。

聚焦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湖南省组织省内高水平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联合开展12个省级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攻关,遴选推荐48个临床科室创建国家或省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推动省市级综合医院全部组建有中医类别医师参与的多学科诊疗团队。

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加强惠民服务 努力实现“1+1>2”服务模式

多学科诊疗有利于中西医临床协作,攻关疑难疾病。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中心,通过肝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完善的治疗方案。

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加强惠民服务 努力实现“1+1>2”服务模式

通过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强强联合”研究计划,湖南进一步支持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专科医院牵头建立8—10个省级中西医结合专科医联体,多部门联动开展中西医结合重大疑难病临床研究。

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加强惠民服务 努力实现“1+1>2”服务模式

湖南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肖文明:坚持这种能中则中、能西则西、中西结合、中西相融这样一种理念,所以我们也选择一些优势的病种,鼓励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专科医院结合本院发展的重点和优势专科,实现1加1大于2这样一种中西结合的服务模式。

相关阅读:
甘肃8死3伤车祸画面曝光,几乎烧成空架子,当地相关部门回应 英雄回家|无论你在哪,请一起诵读,致敬志愿军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