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专家:支原体肺炎呈现低龄化趋势 但病情没有明显加重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广泛关注。近期以来,支原体引起的肺炎病例增多,多地儿科门诊出现就医拥挤现象。

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举行发布会。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介绍说,支原体肺炎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北方地区在秋冬季流行。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流行中,3岁以下的儿童也有感染,呈现低龄化的趋势,但是从病情上来讲没有明显加重。

传播力强、潜伏期长,加之儿童免疫功能尚不健全,共同导致了儿童的易感现象。

根据2016年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以及有关数据监测,肺炎支原体是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因之一,每年秋冬季高发,儿童和青少年易感。肺炎支原体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在无防护的情况下,在人口密集场所,比方说幼儿园、学校会导致集中流行。家庭成员感染支原体也是比较常见的。

支原体感染的潜伏期相对比较长,通常是1-4周,平均大概3周左右。病原体的携带者还有患病的人群都具有一定的传播性,因此这种时候交叉感染的机会就会比较多。

此外,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得不够健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免疫功能都不是很成熟,包括孩子咳嗽反射相对比较弱;呼吸道纤毛运动功能也不是那么足,包括免疫球蛋白水平也偏低,都有可能容易造成感染。

近期很多网友表示自己全家都感染了支原体肺炎,但也有人认为很多成年人感染的其实是新冠。对此,童朝晖以北京朝阳医院举例说,近期支原体核酸检测检出率,成人是5.59%,儿童是40.34%;流感抗原检出阳性成人是29.67%,儿童是4.94%。

童朝晖表示,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肺炎支原体、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的症状相似,可以通过抗原以及核酸检测的方式来明确病原学诊断。公众应该在确认病原学以后再用药,而不是靠猜想滥用药。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晁爽近日在一场研讨会上亦对第一财经等媒体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并非最近所有的肺炎案例,都是支原体导致的,其他可能引发儿童肺炎的病原体还包括肺炎链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晁爽说。

晁爽认为,大家把支原体传得特别可怕,仿佛是继新冠之后又来了新的病原体,但事实并非如此,支原体感染其实早就已为人所知,每3到5年会迎来一波流行。不过,“最近刚好赶上流行期。”

在今冬多种呼吸道病毒同时流行的背景下,人群会有叠加感染的风险吗?

童朝晖认为,甲型和乙型流感,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偏肺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等都是冬季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有些病原体在人群呼吸道中有一定的定植,所以它可能和人体共存。在冬季气候干燥气温低的情况下,感染人体的机会会增加。因此临床上会出现两种和以上病原体被检测出来的可能。

“但是这种情况还是非常少见,而且它不一定是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童朝晖强调。

童朝晖提出,呼吸道病毒的感染有一定的自限性,不需要都进行抗病毒治疗,进行对症缓解症状治疗就能康复。

不过,对于老年人、5岁以下儿童以及免疫力低下的特殊人群,童朝晖建议,应该及时就医,医生帮助大家判断病情,然后进行相应的治疗。

童朝晖强调,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肺炎支原体感染都会引起肺炎,只有极少数的孩子可能会发生重症。但另一方面,肺炎支原体在肺内和肺外引起的并发症应得到重视。肺内包括可能会导致塑型性支气管炎、胸腔积液或者坏死性肺炎,在肺外有可能会累及我们的神经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包括循环系统等等,也有可能会引起皮肤黏膜损害或者关节炎等。

责任编辑:张迪

相关阅读:
中非经济社会理事会圆桌会议:为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2023年11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